上世纪九十年代初,在改革开放先头阵地的南方,盛行着一句话:“不读书,只能当国家干部。”这是家长告诫子女的,意思是说,读书才能挣大钱,否则只能当低收入的国家干部。
如今几十年过去了,我无从考证有多少人通过读书成为千万乃至亿万富翁,反而从切身经历及现实感受中,体会到这种对读书价值、地位、作用的定位是狭隘和偏颇的。
高尔基有句名言:“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显然,“进步”的内容是多方面的,就个人而言,决定了一生的价值品味,在此不妨说说我的体会吧。
时光飞逝,转眼已人生过半,才知道“少壮不努力,老大图伤悲”、才知道“书到用时方恨少”、才发现多读书、读好书的用处真的很大。然而为时已晚,记忆力差、两眼老花、精力难支。“后悔药”买不到,只好病急乱投医般到处游荡,幸好遇到了简书,使自己又重新获得了学习、求知、充能量的“课堂”,心灵方得些许慰藉和安宁。
纵观如今现实,有多少曾经没有能力读书、或者没有好好读书的人,如今换来的不是一生的底层吗?他们如今或做着保安、保洁、家政、或挥汗如雨地奋战在打工阵地,且拿着微薄的收入。
而那些学业有成的人,却从事着更有意义、更能体现人生价值的工作,而不是被迫去谋生。一大批新生代科学家,在工业、农业、医学、国防等领域,取得一个又一个科研成果,构建了盛世太平的坚强“盾牌”,步入仕途、当了“国家干部”者为民执政、为民服务,有什么不好呢?
所以,每一个青少年,不要在最能吃苦读书的时候放弃了学业,且要抛弃狭隘功利而读书;中、老年人也当“老有所学”,活到老学到老,丰富、充实自己的晚年生活,活动大脑阶痴呆,增强睿智防受骗。
千万不要轻视读书,学习求知不是压在身上的包袱,而是推动人生前行的助力棒和加速器。今天能多学一点点有用的知识,明天进入社会了就少一句求人的话!
千万不要把读书狭隘定位,这样不利于最大限度地发挥读书效能。
树立正确的读书观,多读书、读好书真的非常了不起!“学而优则仕”,这是颠扑不破的千年真理,读书,当国家干部挺好;读书,自己成有学问的人,自豪;读书,是被这个社会唯一认可的价值尺度!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