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不一样的人生,不一样的毕业季,因为有你!
【天光学术】怎样利用“八股”思维提高论文文献阅读效率?

【天光学术】怎样利用“八股”思维提高论文文献阅读效率?

作者: 天光学术论 | 来源:发表于2018-12-25 15:53 被阅读0次

    从古代的角度来讲,八股其实是指基本的人文,因为古代的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是不发达的,主要是指人文科学,它只是一种基本的写作形式,尤其是在科举考试中。但是,八股这个词,在现在的视野中却变成了一个贬义词。事实上,我们客观的讲一下,八股不管作为古代科举用的八股文,还是我们现代的论文,它作为文章的一种写作方式,无所谓好坏,无所谓褒贬。

    学术八股与论文写作、文献阅读的关系

    八股的内容:破题、承题、起讲、入手,起股、中股、后股,束股。

    八股的内容所对应的是现代学术论文的基本要素,包括形式要素和内容要素。经考查发现,八股在古代更多的是一种形式要素,对应现代的学术论文,它却变成了学术论文的内容,对应的是内容要素,所以现在的学术研究盲目的去反对这种学术上的形式要素,盲目的去反对学术八股是没有道理的,因为它所对应的并不是学术论文的形式。“破题”对应在论文前言中交代研究必要性的话题;“承题”对应前言中提出研究问题的部分;“起讲”对应文献的两个环节;“入手”对应论文写作的前言环节;在前言中,我们常用最后一两句话交代本文的思路、框架、使用的方法和想达到的研究目的,这在古代的八股文中叫做“入手”;“起股、中股、后股”对应现代学术论文中的主体框架,也就是我们经常讲的“三段论”;“起股”对应解释问题的环节;“中股”对应分析问题的环节;“后股”对应解决问题的环节,它对应学术论中的主体性内容;“束股”对应论文结语。由此,我们可以看出,所谓的八股对应的并不是论文的标题、摘要、关键词、参考文献、注释等形式要素,而是对应论文的内容。所以,在此我想重申一下,盲目的、没有理由的反对学术八股是没有道理的,因为八股在现代所对应的并不是论文的形式,更何况很多学者认为我们的学术论文的形式是一种过度的形式,仍然是有很大合理性的。比如,我们评判一篇论文好或不好,因为文章内容中蕴含了很多东西,对论文的见解也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这问题在文科尤为突出,因此在这个前提下,如果论文在形式上有问题,如一篇学术论文没有关键词,没有文献和注释,甚至连标题也好好写,这就说不过去了。所以,很多学者认为现在的很多研究者写论文,形式方面的要素仍然是有很大合理性的。

    八股文跟文献阅读有何关系

    文献阅读有一套密码,很多人在文献阅读环节非常容易出问题,比如在选题环节,有的人读的文献越多,反而越不知道自己在研究什么。在确定自己要研究的东西后,就要开始看大量的文献,有的人用三五十天时间看完了,可看完的结果是不知道自己要研究什么,把自己最初想研究的东西忘了,或是自我否定了,这是很多人在文献阅读时容易出现的问题。那么,出现这个问题的是:不知道到底应该怎样阅读文献,或者说不知道通过阅读文献到底应该得到一些什么内容,以促进自己的论文写作,很多人仅仅只是在盲目的阅读文献。我经常强调,我们要从一个被动的文献阅读者变成一个积极主动的文献合作者。

    “破题”对应文献阅读的第一个环节:为什么要写这篇论文?它对应研究的必要性。我们在读别人的论文时,要反过来从论文作者的角度思考,作者为什么要写这篇文章?他是怎样阐述论文必要性的?他写这篇论文的意义及研究价值是什么;“承题”对应文献阅读的第二个环节:论文在写什么?它对应问题环节;“起讲”对应文献综述和文献述评。在做文献综述和文献批评时,一定要区分二者,文献综述不是罗列相关文献,一定要把这个错误的文献阅读观念改正过来。通常意义上的文献综述包括两个环节:文献综合和文献述评。在做文献综述时,大家一定不要综合完文献就结束了,这样你的研究问题是推导不出来的,我们做问题学术史的推理,看大量文献,就是为了推导出研究问题、研究对象和论文选题的学术价值,但如果大家错过了文献述评这个环节,仅凭文献综述是起不到这样一个作用的。通过文献综合,通过文献述评所发现的现有研究的缺及不足,推到极致来说就是空白。当然,发现空白研究的可能性很小,我们更多的是在强调发现文献的缺失或不足,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找出开展研究的理论依据。我经常讲,自己做选题,写论文,或是看别人的论文,如果推导不出理论依据,将会是论文的一个非常大的漏洞,甚至有时候如果论文中缺少这个环节,选题都不能成立,这个环节是不可以越过的。我们在文献阅读时,通过文献综合、文献述评和发现文献缺失这三个环节,找到文献作者研究的理论上的意义和依据。在写论文时,我们梳理完自己的研究问题,梳理完学术史,一定不要忘记交代这个环节,选题的最终目的就是立题;“入手”对应论文的框架、研究思路和研究结构,包括通过探究试图要达到一个怎样的目的。“起股、中股、后股”对应论文的主体内容。大多数时间,我们在阅读文献时,并不会不太关注它的主体内容,相对选题环节来看,文献包括两种:一种是选题之前的文献环节,一种是选题之后的文献环节。选题之前的文献环节,内容非常庞大,它是为了推导出研究对象、研究问题,找到自身的专业性,这三个选题环节完成后,第一类文献就基本梳理完了;第二种文献就是选题之后的文献,选题确定后,不要盲目动笔去写,因为它还有一个限定,选题虽然是经过三个环节推导出来的,但仍然有可能不成立,为了避免这种现象,就需要大家把自己的选题再次输入到文献数据库中,再次检索验证,这时就会出现第二批文献,很多人常常忽略这点,这可能导致研究出现文献遗漏。如果一篇论文存在关键文献的遗漏,那么这篇论文很有可能会出现失误,所以在选题环节,除了一开始寻找研究对象,到第二步确定研究问题,再到第三步建立自己的专业性,还需要寻找和阅读第二批文献,这一步做完了,立题环节才算是做完了;“束股”对应论文的结语。结语也有一些基本要素,作者的研究结论,紧接着研究结论,是对已有研究一致性和非一致性的发现,非一致性的发现更加重要,因为论文中的非一致性发现才是创新性所在,一致性发现往往是从新材料、新方法或新视角,印证已有研究的一些学术观点,所以,我们在阅读论文的研究结论时,要特别注意作者的非一致性发现。“束股”对应的是作者做了什么,按照规范的学术论文写作过程来看,要在结语中再回顾一下论文到底做了哪些工作,也要交代还有哪些工作没有做,我们把“还有哪些工作没有做”它叫做论文的局限性,或是对未来研究的展望。

    通过上述对比,我们会发现古代的八股文,它的八股,对我们写论文和读论文都是非常关键的。正因如此,我们应该扭转对论文形式盲目反对的观念,因为古代的八股文真正对应的是论文写作的内容,而不是形式。当然,我们不能做到古代八股文非常极致的程度,因为古代的八股中,每股内部的要素是非常复杂的,比如破题、承题、起进、入手,第一股里都有三个以上的要素,在每个要素的内部又讲求字、词的对仗、工整等,有很多更加细节化、混合化的要素,我们在写论文时不可能做到这种非常极致的程度的,因为古代的科举考试就可以逼着大家疯了似的用形式把内容肢解,肢解到最后内容就没有了,按照常规思维大家会这样理解,但实际上不是这样的,就像 图1 这篇古代状元的八股文一样,仔细读读它的内容,我们会发现当内容被形式肢解以后,内容得到了真正的绽放,而没有失去自己的思想,这跟现在很多人想当然的认知是有出入的。从这个角度上来看,盲目的反对八股,反对学术论文的形式是不合理的。通过这篇现存的古代八股文的文章,再加上上述内容的对比,我们应该很容易就能看出,八股文的内容跟现在的学术论文的内容是相对应的,我们不能再把八股简单的理解为一种形式上的要求。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天光学术】怎样利用“八股”思维提高论文文献阅读效率?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lxvfl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