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史家有讲求文采的优良传统,《资治通鉴》在中国古代以文采见长的史书中又是属于上乘的著作。所以有人认为:“《资治通鉴》不仅是历史书,还可以当作文章读。”
清朝的曾国藩在编纂的《经史百家杂钞》一书中,在“叙述类”主要选录《左传》《资治通鉴》两本书,其中《资治通鉴》选了11首。这些段落,确实该书文字上表述的精彩之处。记人,如亲见其人;写事,如身临其境;勾勒场面,如读历史画卷;都能给人一种史学审美的感受。这本《经史百家杂钞》在清朝末年民国初年是一本影响很大的古文读本。比如:赤壁之战、谢玄淝水破秦之战等可以找来一读。
梁启超盛赞《资治通鉴》的文采:“事本飞动,而文章呆板,人将不愿看;就看,亦昏昏欲睡。事本呆板,而文章生动,便字字都活跃纸上,使看的人要哭边哭,要笑便笑。司马光作《资治通鉴》,毕沅作《续资治通鉴》,同是一般体裁,前者看去,百读不厌;后者读一二次,就不愿意再读了。司马光书笔最飞动,如赤壁之战,淝水之战,魏孝文帝迁都洛阳,事不过尔尔,而看去令人感动。”(《中国历史研究法补编》第二章)。从今天的认识来看,所谓的史笔“飞动”,就是史家力图写出运动着的历史。
《资治通鉴》问世900馀年来,始终有相当数量的读者,它非凡的文采是其获得巨大生命力的一个重要原因。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