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亲子教育亲子教育
《园丁与木匠》-从进化角度反思亲子关系

《园丁与木匠》-从进化角度反思亲子关系

作者: 露娜戴银 | 来源:发表于2019-11-01 12:30 被阅读0次

            我大概永远也无法忘记第一眼看到我家娃那一刻的感受,眼泪不自觉的涌上眼眶,母爱一瞬间泛滥成灾。这份天成的、毫无道理的爱支撑了我度过了育儿最艰难的那两年。除了对于初为人母的我的日常挑战,最痛苦的还是睡眠剥夺。为了照顾宝宝,不得不隔几个小时就醒来一次,而且无法整夜睡觉的情况持续时间长达两三年。我想,如果不是这种无理由的爱,我大概早就崩溃了吧。想想每个婴儿的照顾者都要经历这样的痛苦,如果不是孩子本身拥有的魔力让大人们痛并快乐着的心甘情愿受折磨,人类大概早就灭亡了吧。这种魔力究竟是什么,《园丁与木匠》这本书给了我们一些解答。

    《园丁与木匠》

            书中讲述的是关于孩子成长的话题,但说实话我不知该如何将这本书确切的分类,教育、科普、感悟随笔、哲学、还是心理学?也许都可以,但可以明确的是,这不是一本教养指南,甚至教养这件事都会被质疑。然而,对于在育儿路上摸索着的迷茫的父母们来说,这本书无疑会有很大的帮助。至少我会知道家里那个让人又爱又恨的小东西为什么对我影响会这么大,而我又该如何回应这份“毫无道理”的爱,才会让我们都尽量远离因为爱而带来的伤害。同时,这本书还帮我破除了以下几个误区。

    误区一:我们是因为爱自己的孩子,才会照顾和抚养自己的孩子。

            如果我们是因为爱才去照顾和抚养孩子,那这份爱从何而来?如果母亲是因为生育了这个孩子而爱孩子、父亲是因为孩子有他一半的基因而爱孩子,那么怎么解释那些抚养与自己无血缘关系的孩子并视如己出的人呢?又怎么解释对子女无法产生感情的冷漠的父母呢?

            无法解释的原因在于,我们弄反了顺序。除了母亲,其他人大多是因为照顾孩子才对孩子产生了爱(包括父亲在内),而不完全是因为爱才有了想照顾的冲动。想想那些初为人父的爸爸们吧,是不是相对于母亲,他们对孩子的爱有些反应迟钝呢?如果爸爸们放弃或被剥夺了照顾孩子的权力,情况会变得更加糟糕。母亲是例外的原因在于生产、哺乳的时候会反射性的分泌催产素,但当我们停止哺乳时,依然深爱着这个孩子,因为,在照顾他/她的过程中,我们也得到了爱带来的满足感。这个事实给我们的现实启示也许还在于,如何减少丧偶式育儿带来的伤害。当父亲越少的参与到对孩子的照料中,就越难以产生母亲对孩子那种强烈的爱,更容易去逃避在养育过程中面对的困难。反之,越早的让父亲参与其中,越容易激发父爱从而付出更多的爱和行动,减轻妈妈们的负担。

    “我们爱孩子的原因不是出于孩子本身,而是出于我们自己。我们不是因为爱孩子才照顾他们,而是因为照顾他们,所以爱他们。”  

    误区二:孩子是成人的缩小&次级版本,各项能力都不及成人。

            当我们以褒义说一个人像孩子一般时,说的是这个人天真、纯良。当我们以贬义说一个人像孩子一般时,说的是这个人不明事理、无理取闹或不谙世事。然而无论哪一种说法,孩子似乎都成了弱小、无知、笨拙和无助的代名词。这让我们在面对孩子小小的身躯时总有种莫名的优越感。孩子们确实很无助,然而,他们真的什么都不如成人吗?试想如果让一个成年人学习一门从来没有接触过的外语,将是一个多么痛苦的过程,而所有的婴儿都有能力毫不费力的学会世界上的任何一种语言,这种强大的碾压成人的学习力似乎总是被忽略。

            然而,学习力只是一方面。初接触发展心理学时,我总是被一个事实所困扰。孩子的神经元连接数量远超成人,为什么孩子们还是这么“笨”呢?最开始所接受的解释是,孩子们的神经元突触的连接虽多,但是混乱而低效的。这可能是部分的事实,然而,这本书给出了更好的答案。事实证明,孩子们不但不笨,而且确实比成人聪明多了。

    “他们会主动解读并试图理解人们在做什么,以及为什么这么做。他们还会以复杂的方式将这些信息和他们自己的经验结合起来,有时可能做得比大人还好。孩子会逐渐理解这个世界的物理环境、周围人的心理特征与社会属性。他们的准确性令人惊讶,甚至令人不安。”

            孩子的“聪明”体现在他们能够敏锐的发现各种可能性,孩子式的“聪明”也是创造力,和想象力的源泉。说人类的进化取决于人的童年也不为过。

    “孩子可能特别善于思考不太可能发生的可能性,而成年人因为已经知道了大量关于这个世界是如何运作的信息,反而更依赖于通过已知的信息来分析问题。”

            然而,进化虽然与我们密切相关,但却与眼前的现实距离遥远。当不考虑人类整体,只考虑我的孩子时,为什么还要强调孩子不是弱小版,或不足版的成人呢?因为,这种直觉思维会让我们忽视孩子的特点,用降低标准版的成人准绳去要求孩子。这也是我们在教育的过程中遇到的部分痛苦和矛盾所在。比如让学龄前的孩子去学明显不符合这个阶段心智特点的珠心算,围棋等。且不说效果如何,我十分怀疑这种做法会让孩子的思维模式过早的固化,变得缺乏灵活性。另外,虽然自家娃还没上小学,但网上那些关于给小学生辅导作业几乎要“吐血身亡”的父母们的段子却是没少看。我在想是否学校的课业设置已超出了孩子们的认知和能力水平了呢?毕竟,上了初中都会觉得小学时学的那些东西不值一提,而且,小学的成绩对未来成绩的预测程度也非常的低,小学成绩的优势很难保持到初、高中,更不用提大学了。父母们是否还要这样为难自己,硬要教乌龟快跑,让兔子学飞?

    误区三:父母的教育决定了孩子长大后会成为什么样的人

            我自己曾有过这样的信念。当孩子出生后,这种信念让我时刻如履薄冰。我常想,既然带她来到这个世界上,总要对她负责,至少让她觉得这世界是值得来的。于是关于孩子的每一个决定都让我惶惶不安,生怕对她做错了什么。然而,这样的信念所引发的更加严重的问题是,我们会试图给孩子设计一条也许她并不想要的道路。

            针对父母对孩子的影响这个问题,综合之前看过的书籍和资料,似乎比较靠谱的结论是,来自父母的伤害对孩子会有深远的影响,而来自父母的“教导”,似乎作用有限。这也许让很多重视孩子教育的父母很失望,而对像我这样本就喜欢“无为而治”的人来说,却能让我紧绷的神经稍稍放缓。

            决定一个人成为什么样的人,取决于他的经历,而父母只是孩子生活的一部分。在童年早期,还没有接触同龄孩子的时候,父母确实很重要,但是,这种重要性体现在父母的一言一行中,孩子通过模仿来理解这个世界,而非书本、培训班或开发脑力的课程。也许,很大程度上,父母是什么样的人,才决定了孩子是什么样的人。而当与同龄人开始接触后,父母的作用变得越来越小了。孩子们更容易受到同伴的影响。即便是控制欲超强的父母,也很难干预孩子的交友决定。所以,不要过高的估计我们对孩子的教育能产生多大的影响,也不要忘记孩子们终将远离家庭。家庭教育中最好的策略也许不过是让我们成为那个更好的自己,并让孩子知道,家永远会是他/她可以安全停靠的港湾。

    “成为一个成年人意味着离开你父母的世界,走向你将与你的同龄人共同分享的未来。青春期不仅会让你的动机和情绪系统产生新的力量,还会让你远离家庭,走向同龄人的世界。”

            正如书中描述的,人类异乎寻常的智力,代价便是漫长的童年,而漫长的童年,也决定了照顾者的必要性。养育孩子是付出与实际回报极不对等的一件事,如果说过去还有家族传承(传宗接代)、养儿防老的实际功效,那么到了现代社会,这种模式也早已支离破碎,但我们对于孩子的爱却并没有减少。然而,漫长的进化与飞速发展的科技带来的矛盾似乎也比以往任何年代都更为尖锐。进化影响着我们很多底层的行为模式,尤其在孩子的养育上,但这些模式或需求与现代社会格格不入,从而让育儿这件事愈加复杂和困难重重。作者在书中有一句话我特别喜欢,“为人父母是在一系列矛盾中寻找平衡的艺术”。我想,没有比这更真实的现实了。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园丁与木匠》-从进化角度反思亲子关系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lyaqyc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