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继续分享史文杰《好的教育》
3.孩子的学习兴趣从哪里来? 玩的含金量在于它的启迪性,因为启迪比什么都有说服力。教育孩子也是同样的道理。平时少一些老生常谈,多利用孩子“好玩”的本性,就能引发他们内心想学的欲望。如果能对孩子进行精准“营销”,就会产生不同的教育效果。
好的营销可以让顾客排着长队抢购产品,而好的教育也能把孩子的“要我学”转化成“我要学”。
儿童的学习兴趣究竟从哪里来?那就是有趣的环境最能刺激孩子的大脑。难怪有心理学家甚至声称,玩就是儿童的工作。提高玩的含金量是把“好玩”作为引发兴趣的“糖衣炮弹”,让人在不知不觉中获取感悟,甚至能因此激发出探索的热情。
爱因斯坦曾说过:“游戏是研究的最高形式(Playisthe highestformofresearch)。”
埃杰顿被誉为第一个“能让时间停下来”的人。他认为教育贵无痕,也曾直言不讳地说过,没必要让受教者意识到自己在学习,而等他们意识到的时候就晚了,因为他们已经学了。 强调玩不是以玩代学,让孩子玩得无所事事,而是以玩带学,把“玩”作为学习的切入口,在玩中增加含金量。
这些浸入式(Immersion)的教育形式让孩子“浸泡”在感官刺激的生活环境中,从小习惯了“学习就是生活的一部分”。
兴趣是强大的激励源泉。兴趣有了,许多棘手问题也能随之迎刃而解。
钓鱼需要诱饵,而教育则更需要好的诱饵。慢教育的一大智慧是舍得在教学“工艺”上多下功夫,把学习是个负担转变成学习是个乐趣。如果说营销的最高境界是“让客户倒追你的产品”,那么教育的最高境界是“能让学生为自己的快乐而学”。
学习没有捷径,但教育有方法。好的教育是让孩子为了乐趣而学,学的过程孩子是主动的。孩子虽然学了,但并不知道或并不认为自己在学。这种以玩带学的方法非常值得我们学习应用。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