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这样的,又过了一天,也挺累的,但是好像千言万语都找不到出口。
下班后,感觉自己都不想说话,因为感觉自己身上和心理的热气都散去了,觉得人世间没啥意思。
想想,有时候特别想要一个可以聊聊天的人,可以想说什么就说什么的人,想要一个可以理解自己的人。这么希望的人肯定不止我一个,这就是中年人的孤独,人类的孤独。
人生本来就没有意义,硬要去求意义,只能去徒劳无功。
今日成功日记&感恩日记:
1.感谢爸爸做好了一天的饭,让我回去就能看到两个宝贝,而且有热气腾腾的饭菜吃
2.感受到老大的可爱,爱讲话的鸡瓜,嘚啵嘚啵个没停
3.完成了一天的工作
4.积累了一天的工作经验,锻炼了情绪管理的能力
5.今天动了念头的事,为啥感觉自己的情绪倒不出,没有别人活得自由,在人群中总是觉得拘谨,即使人再少。而且,我喜欢和自己能自由发泄情绪的人在一起,感觉更放松和自由表达。
比如,办公室,有一个是比较稳重的、理智地,一个是强势地、灵活地性格,另一个是什么心理话都会说出来的,还一个是寒冷闷骚型的同事。
其中,我觉得每次要那个什么话都喜欢讲出来的人在办公室里,我才觉得可以自由地表达。而她不在的话,好像感觉很拘谨,不知道总为啥总是这样。
其他的人,也许是没有她那么灵活,对于我的话,接的少,反应少一点,所以,我总觉得没有得到接纳。
很少得到被接纳的感觉,所以,每次没有反馈,我就不说话了,有的情绪和事情就这样被堵回去了。
这样的模式,已经伴随我几十年了,小时候,几乎非常非常少的时候,被听到,得到被倾诉的机会。唯一一个这样的朋友,她还没读完初中就没有去读书了,出去打工了,而且很多年没有在一起了。
其实,我倒不是怨别人,别人怎么对你,是你造成的。喜爱热闹的人得到了热闹,喜欢独处、冷清的人得到了清冷,比如我。
因为,我不太善于和别人打成一片,在人际关系中,从不主动,是被动的一方,也不善于接话,情绪表达不如别人的有张力,没有感染力。
在沟通中,情绪和肢体语言排第一,语言文字的功能排是在后面的。
以后,怎么办?多观察别人的,可以学习。经常可以反省告诉自己,我不是在小时候了,现在的环境也不是以前冷清的家了。面前的同事,也不是你看见的那么亲热,所以,无所谓冷场和热场,无非就是自己的脸皮和钝力要再强一点。
对,就是这样的,非常棒!
6.无论怎么样,今天感受到自己是活得更松弛,也更灵活地偷偷回来休息了一会
7.耐心地和家人沟通
8.运动了半小时
9.写了日记
10.做好了明天的计划和安排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