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读书写作交流读书笔记想法
《吃饭》从来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吃饭》从来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作者: 蓝天下的耕耘者 | 来源:发表于2018-09-08 22:09 被阅读117次

“吃饭”是为了活着,即为了创造生存前提。

《吃饭》从来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吃饭》,作者章小东。阎连科赞誉为“另版《活着》”,李泽厚惊叹不已,刘再复亲自作序,张充和题写书名。书写名门之后的吃饭传奇,入围台湾“九歌百万小说”,媲美章诒和的《往事并不如烟》。吃饭,乃是天大的事。胖妈说,有个地方,叫伊登,那里人人不愁饭吃。东东把伊登在心里记挂了许多年,终于背起累赘的行囊,从东到西辛苦地寻找吃饭。她曾以为在美国找到了伊登,在那里,吃饭把一家三口紧紧维系。东东的一手好菜抹平了生活的艰辛,也让她见证了吃饭的严酷和残忍。时光流逝,吃饭从这个家庭的最低需求变成了最高享受,东东却发觉伊登依然遥远,在追寻伊登的几十年里,她找到了吃饭,却丢失了味道——那是家的味道、故乡的味道、小时候的味道。

01.民以食为天

年少的时候,东东在家乡上海,在父亲、母亲、好婆的温馨“卵翼”里吃饭,哪怕吃不饱,但饭菜样样都飘着亲情渗入的香味。

东东回忆:在那个被称为“三年自然灾害”的年头,一个早晨吃饭,我用小手拨拉来拨拉去这盘子卷心菜根,我咽不下去,心想:“要是有一口稀饭,只要有一口稀饭,我就听话一天,不吵也不闹。”

那时的东东,日子虽然清贫,但还不知道吃饭的艰难。而母亲总是手握戒尺逼她背“王者以民为天,而民以食为天。”背到最后,母亲总归还会加上一句:“记住,无论是国家还是家庭,这都是顶顶重要的呢。”

东东一直都不太理解“民以食为天”的含义,长大后终于决定赴海外谋生,寻找胖妈说的那个人人不愁饭吃的伊登。

临行之前,母亲固执地把一件件做饭的家什和基本调料塞进东东已经超重的箱子,脸上呈现的是生离死别的悲哀。她说:“出门在外,最要紧的是吃饭。凡是可以和侬一起吃饭的人,就会是侬的朋友。假如连中国饭也不接受,就不会是侬这个中国人的朋友!”

02·天下无如吃饭难

东东说:出国之后,才知道在海外谋生很不简单。谋求吃饱饭,是创造一个生活的前提,这是大事。没有这个前提,就没有自由。没有这个前提,什么北美大地,什么温柔之乡,什么美妙理想,一切都不属于我。

一个赤手空拳的文科留学生丈夫,一个刚上小学的孩子,一个只会中文、不会英文的知识女子,三个人组成的家庭,在一块陌生的土地上展开全新的生活。身边没有祖国,没有父母,没有兄弟亲人。

在新的国度与新的规范中,仅靠丈夫的一点奖学金是不够的,必须自己去打工,但是刚刚出国时没有绿卡,打工不合法,一旦打工,移民局的官员随时都可以“带走”,而偷偷打工,每小时只有四美元的工资,为了这四美元,小东必须从B城转换两次公共汽车去D城,可是因为英语不好,在转车途中总是阴差阳错,充满迷失的恐惧,几乎像在历险。每天都有一份惊心动魄的“历险记”,本是上海上层社会的知识女性,到了美国,经历一番历险,方知吃饭的艰难。

用这种艰难换来的“饭”自然不再香喷喷,而是充满苦味。为了省钱,总是想方设法去抢购便宜货:小鸡降价(一只一点五美元),立即去抢购二十只;西瓜降价(九十九美分一个),赶紧去买二十个。结果最后几个烂在地毯上,吃的时候,不仅没有甜味,还有臭味。尝到饮食的苦味与臭味之后,才懂得什么叫做生活。

本是知识分子最不喜欢洗碗的东东,为了生活奔波于餐厅洗盘子。尽管干活辛苦,但胸前口袋不断鼓胀,却使她兴奋不已。所以她对丈夫说:“这个资本主义已经把我的士大夫的‘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的念头统统冲到下水道里去了。”

第一次去参加欢迎东东到来的BBQ,结果变成了送别一个暴死的太太。看着那个十字路口,钢筋水泥柱子的路牌底下,安放着一个崭新的标牌都没来得及撕下的翠绿的自行车安全帽,东东眼眼面前突然浮现起北京白云观里的一副对联,这副对联是从明朝开始就悬挂在那里的,其中的七个字在她眼前久久不能拂去:“天下无如吃饭难。”

03.吃饭的社会两极分化

但小说并未停留于此,作者还把笔触伸向社会的上层与底层,社会两极的生活如此不同。

上层什么都吃腻了,生命的课题是节食与减肥,他们需要小东一家去做客时带去的是咸菜咸萝卜。

在社会底层,穷人们为了一口饭吃,简单无奇不有,“无所不用其极”。能找到一份工作“卖力”算是幸运,倘若无法“卖力”,则有肉卖肉,有灵卖灵。

书中有两个底层人为了吃饭生活的故事:一个上了年纪的女人涂脂抹粉去脱衣舞场上班的故事和一个“垮掉青年”在樱花时节里向游客倾诉自己为了一口饭吃而卖身给两个老女人的故事,令人毛骨悚然。

“只要有钱,我什么服务都做,甚至取悦男人”,名为大卫的小伙子这一绝望中的宣言,是无耻,但也是无奈,它揭示人性的脆弱,更揭示生存的残酷。

他的人性还在,之所以充当“肉人”、充当动物、充当玩物,只是为了生存。这是到美国生活中那些鲜为人知的“质地”,那是自由世界另一面的真实。

04.关于“吃饭哲学”

“吃饭哲学”,是李泽厚对历史唯物主义的通俗表述。

他说:人的嘴巴有两个功能,一是吃饭,二是说话。也就是争取“吃”的权利和“说”的权利。

关于吃饭之意义,李泽厚先生的观点:

1.“吃饭”是为了活着,即为了创造生存前提。
2.活着并不仅是为了吃饭。因此有了饭吃之后,活的意义便成了一个问题。
3.当不能吃饱饭时,个人为自身活着与亲者活着而作的努力,也仍然很有意义。

看东东在《吃饭》中一个个为了吃饭而艰难工作努力赚钱的故事,吃饭实在是人生命当中不可缺少的一件大事,为了吃饭,许多人甚至不得不违背自己的良心,读来想想自己这些年来参加工作后的奔波,感触颇多。

看东东的《吃饭》,更加深化了对于“吃饭哲学”的认识,觉得“吃饭”问题的确是极大的问题。所谓“人权”、“人道”,离开“吃饭”,只能是一句空话。最大的善,应是让人类得以生存与延续;绝对的“真”(真理),应该只有一个,那就是必须让人类得以生存、温饱与发展。

05.丢失“吃饭味道”的岁月

东东说:“我的这本《吃饭》是为我的母亲写的。我要让母亲知道,我这二十多年吃饭的故事;我的这本《吃饭》是为我的朋友写的,我要让我的朋友们知道,我是如何在这无根的土地上吃饭的;我的这本《吃饭》是为我的儿子写的,我要让我的儿子知道,“无论在何时何地,最要紧的是吃饭——民以食为天!”

多年的海外吃饭日子,作者迷失了,二十多年以前,在迷失当中走出了家门,建立了新的家,然而那里永远都不是自己的家。二十多年以后,再要回家,可是却再也回不去了。

序中说:《吃饭》,写的是海外的生活,这是平常的岁月,也是寻找“饭碗”的岁月,然而,却又是找到饭碗却丢失了“吃饭味道”的岁月。

小说这样结束:“我找到了吃饭,却丢失了味道,这是我在异乡的长梦里常常出现的味道,过去的味道,小时候的味道,我自己的味道……”

愿我们都能好好吃饭,想想“民以食为天”的古训,心怀感恩之心,不忘吃饭的味道。

相关文章

  • 《吃饭》从来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吃饭”是为了活着,即为了创造生存前提。 《吃饭》,作者章小东。阎连科赞誉为“另版《活着》”,李泽厚惊叹不已,刘再...

  • 小白学文章 1

    文章从来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表达容易,如何表达的有理有节,让读者由衷赞同却是一件不容易的事。 我坚持写了好久,回...

  • 读书,从来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说到碎片化阅读,今天每个人几乎都深有体会,也是很多人的痛点。你是否有过这样的感受:不论他人谈论什么,总能插上几句,...

  • 坚持,从来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文章伊始,请各位看客思考一个问题。有什么事情,你坚持了一年以上,还未放弃的。当然,上学除外。如果有,请继续坚持,...

  • 生活,从来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冬天一过,就会发现自己又长了一圈,开春以后,就会拼命地去跑步,似乎想要把冬天那畏寒的脂肪去掉,想要掩饰自己在慵懒的...

  • 学习从来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NO.1 开学有一段时间了,每次在走廊里走一趟,从窗户里瞟一眼发现以往成绩较好的孩子都在认真学习,而成绩不尽人意的...

  • 学习,从来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上周,我对我所教的两个班学生做了个小调查:你最不喜欢的学科是哪个?为什么?大部分学生选的是语数外,原因无外乎是觉得...

  • 赚钱从来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很多人买了一些课程,学习完后就想马上变现,这很少情况下能快速实现。因为学完课程,不等于学会课程,更不等于你会用课程...

  • 梦想清单之--坚持从来都不是件容易的事儿

    坚持从来就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坚持是恒久忍耐! 我们想要长久的做成一件事情,从来都不容易,比如你喜欢写作,你需要放弃...

  • 成长从来都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突然翻到以前的活动日记,2016年的公司年会,筹备时间不足一周,能够最终不出乱子并圆满结束,实在是感到很欣...

网友评论

  • 杜松松在行动:现在自媒体时代投稿文章的渠道实在是太多了,真正缺乏的是优质的内容输出,这仍然是一个内容为王的时代,只要你有写作实力和观察力,能做出高质量的文章,稿费什么的都不在话下。

    我是小杜,现在这里放一个我和朋友做的公众号:写作之家。

    一个推送投稿文章信息的平台。包含实体杂志、写作方法、个人成长经历、其他各类征文等多种征稿动态和信息,欢迎您来投稿。

    热爱文字的您,咋们一起加油啦!

本文标题:《吃饭》从来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lydlg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