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中我们经常强调,做事要努力体现专业水准,要专业人做专业事。这样的倡导在总体上是对的,但现实中我们也容易陷入一个误区,把学过专业的人与“专业人”划等号,包括在一些地方和单位,对领导干部的选拔任用也存在这一类现象。
严格的讲,我们所强调和推崇的“专业人”,应该是对本专业有比较系统全面的把握,具有本专业所需要的知识体系和技能水平,能够较高效率的解决本专业领域内出现的一些常规问题乃至复杂矛盾。简单一点讲,只有哪些在本专业领域内,能快速发现症结、高效解决问题、指明正确走向的高手,才算得上真正的专业人,或者说才算得上有专业水准的专业人。
为什么提出这个话题?只是因为在我们的现实中,戴着专业的帽子,贴有专业的标签的所谓专家学者太多。而他们在社会大众的眼中,不过就是夸夸其谈、坐而论道的人而已,解决不了实际问题,顶多属于“空谈者”而算不上“专业人”,人们往往还会戏称他们为“砖家”——很显然,一个人一旦被冠以“砖家”名号,就绝不是我们所说的“专业人”。
一些地方和单位在选人用人时,往往比较看重和强调专业背景,有的甚至极端化为“唯专业”是用,其基本的出发点也是基于“专业人做专业事”的理念。但专业背景,并不等于曾经学过专业知识,或是从专业院校毕业拿到了专业领域的文凭,也不等于曾经从事过这个专业领域的工作。
知识是“死”的,能力才是“活”的,书本上的知识转化为实战中的能力,需要经历过程,也需要相应的机缘。正因为如此,仅仅是曾经学过某专业知识,自然谈不上是“专业人”——识别人才的重要标准,是综合的能力水平,而不是单纯的知识结构。更何况,现在已是信息和数字时代,具体专业的发展非常迅猛,技术更新和迭代也超出常规。如果固守曾经的专业知识而又不因势而变,便是十足的书呆子。书呆子又怎么算得上“专业的人”?又如何能真正做好“专业的事”?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