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晨,在公交车站等车时,看到旁边有两位穿着朴素灰暗的人在快速的刷牙,女的一脚抬起踏在台阶上,男的则蹲着背对我,又看到对面走过来一个抱着白色绵毯裹着的小孩,带着知识分子标识的眼睛,皮肤白皙亮丽,这么间一对比,突然不禁感慨,底层人民还在生存中求挣扎,而知识分子都在保养自己。
想起了前段时间刚看的纪录片《垃圾王国》,当时刚看到片名和大概的评论,以为是类似机器人瓦力的科幻片,当看到在垃圾回收处理第一线的农民及他们的子女为了生存不得不每天生活工作在臭烘烘细菌滋生的垃圾堆里,他们的生存环境已严重污染,地下水早已不能喝,只能每天买低价的水饮用。
我开始怀疑人类的未来,我们光鲜亮丽的背后由多少座垃圾山堆成,这不是片面,不是角度,这是实实在在的事实,而我们还在麻木的追求个人价值,拼命赚钱,太可悲了,如果世界上有一个人因为你而受苦,那么你所做的意义就值得考究。虽然是他们的能力问题而只能选择这种工作,但是这些垃圾是我们造成的,我们如果少用一点,工厂少生产一点,国家多管控一点,或者用其他东西代替,我们可以产生更少的垃圾,只是大家为了更方便,为了更节省时间,但若我们还是如此下去,我们下一代的生存空间将变得越来越可怕,整天戴着防毒面具,煮饭都要用进口的水.......
现在很火的一个知识服务商:罗辑思维,有时沉浸在罗胖编织的世界观里,虽然把他当作接收知识的一个途径,但多多少少会受他影响,他慷慨激昂的诉说这世界的光鲜变化:互联网和人工智能将带给我们前所未有的世界,让人完全忽视我们人类现存的问题。
我喜欢能把事情讲全面的人,他只讲了光鲜,却丢弃了垃圾,当然他可能会说,他选择像美国的《时代周刊》一样就做一家表达自己喜好情绪的服务商,但是我想说能力多大责任就有多大,如果能用自己的影响力每天时刻提醒关注者我们人类面临的问题,提醒我们可以做什么来改变点什么,说不定我们就会慢慢改变我们的生活方式。虽然可能看起来改变微小,可说不定以后会效果惊人。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