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城时,瓢泼大雨。过了雅安,天气逐渐放晴。过折多山,鹅毛大雪。经新都桥,却有烈日当空的感觉。经过近七个小时的翻山越岭,我们终于来到了雅江。
“虽然说这边六七八月是最美的季节。不过,一路上见到的山林、草原、藏族民居以及成群的牛羊,已经能初步感受到藏区独特的美。“同行的伙伴跟家人汇报。
”这里的山真是奇怪。一边是绿油油,满是树木,一边却是焦黄焦黄的,是因为上次被大火烧的吗?可是这面积也太宽了吧。“我们问。
”是啊,就是上一次大火。这里的老百姓今年的松茸产值起码少60%,损失太大了。“
看着那满山满山被烧焦的树木,我有一种说不出来的心痛。
昨天晚上没有来得及出去走。吃过晚饭回到房间,就开始和小韩老师研讨教案,弄完之后十点半,头有些晕,有一点点高反,赶紧休息。上午 半个小时车程,来到了目的地——呷拉镇片区寄宿制学校。同课异构《青山处处埋忠骨》。先是小韩老师上。根据我们昨天晚上的研讨,整节课就三个学习活动:聚焦父亲,体会悲痛;聚焦领袖,体会伟大;聚焦写法,迁移生活。首先回顾主要内容,然后播放视频了解这个故事的背景,切入到父亲角色,唤醒学生的已有生活经验:一个父亲失去了儿子,会怎么样?学生讲关键词板书到黑板,再进入文本,通过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心理体会人物内心,指向语文要素的建构,然后通过视频,再次聚焦领袖身份,理解文章内涵。最后是语文要素的迁移运用,回到生活中,通过语言动作神态去表现人物的内心。小朋友最后的作品呈现非常精彩。说明我们昨天晚上的研讨是有效的,也是值得的。
下午我分享的主题是《如何处理课堂突发事件》,老师们进门的眼神告诉我,有些人是被迫过来听讲座的。怎么办?上午的同课异构让我开始重新审视以前的一些教研活动设计,是不是给上课老师压力了。一旦老师进入压力状态,就会有评判之心。一旦有评判之心,真正的研讨很难发生,改变也就不会发生。下午老师进来听我分享的状态,让我也开始思索,我们看似来送教送培,帮扶他们,实质上有没有打扰到老师和学生的正常教学和生活呢?今天下午我的分享是不是老师们的一种负担呢?或者说,怎么才能让老师们不觉得是负担?真诚才是最好的分享。既然大家觉得不够轻松,那就用游戏开启一个轻松的氛围,用现场互动提升大家的参与感,引发现场的思考,然后我再抛出自己的思考,了解突发事件的底层逻辑是教育机智,我们可以在日常进行修炼,并现场体验如何修身、修心、修言、修行。结束的时候,我看到老师的眼神里没有疲惫感,心里安定了很多。
晚上,围绕着县城走了好大好大一圈,还认识了一位很投缘的向导。回到酒店,又和小吴老师一起研讨了明天的分享,帮她调整了一下框架。
唉,好为人师的毛病又犯了。得改!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