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三》读后感

作者: 诚余 | 来源:发表于2023-02-21 11:35 被阅读0次

恰逢卓老师布置下作业,我又很久没在简书上写过东西了,就简单写一个读后感过过瘾。很惭愧,沈从文这种名家,我也只看过《边城》,这次看完《三三》,感觉体会又和当初的《边城》有很大不同。
文笔
《三三》最吸引我的,是文笔。对写作产生兴趣之后,文笔就成了我对文章喜好的重要因素,甚至是最重要的因素。我把《我与地坛》给女友看,她说其实只是一个普通故事,但写出了感人的感觉,我感觉有点怪,却无法反驳,细心想来,确实是这样。纳博科夫有句话大意是这样的:没有美好文笔承载的思想只是空话。读很多名篇的时候,我感动得稀里哗啦,但时候我想起,那些名篇的主题并没有超出我的认知,感动的原因应该就是作者的描述让我主题产生了认同。要做到这一点,我想一方面就是作者融入了自己真挚的感情,另一方面就是所谓的文笔。我不是专业人士,我的见解是这两方面其实不可分割,相互影响。
回到《三三》这篇小说,很多人说文字口语化,但是文字就是文字,并不是口语。我想主要特点是虚词比较少,的,了,这种词比较少见,这种特点的运用,削弱了文章的逻辑性,但增加了流畅感,使文章犹如老人在你耳边诉说,这无疑增加了感染力。
主题
虽然很多人说《三三》是一个美丽的湘西画卷,但美丽应该是不准确的。一对孤儿寡母辛苦劳累,无论如何也谈不上美丽吧,更何况三三是一个不懂事的女孩,以现在的眼光看来,这么一个孩子就要出嫁,就要包办婚姻,也是不够尊重三三的。文中有这样一句话:
这些情形自然都是实在的。这想象中的都市,像一个故事一样动人,保留在母女两人心上,却永远不使两人痛苦。他们在自己习惯生活中得到幸福,却又从幻想中得到快乐,所以若说过去的生活是很好的,那到后来可说是更好了。
这句话是很有意思的,读完后,我看了看沈从文的相关言论,他本人是眷恋农村的,这句话也可看出他对文中人物的态度,不嫉妒都市,习惯生活中得到幸福,却又从幻想中得到快乐。我觉得这实在是对底层人民的歌颂,承受困难,却不失去希望。沈从文让我们感受了一幅美丽的画卷,但是他本人感受的绝不是美丽的画卷,在那个年代,乡村生活绝不是美好的,三三与母亲相依为命,要出嫁之时,成为城里人之时,未婚夫(虽然还没到这一步)去世,这是多么绝望啊,文中母亲说,乡下人出嫁没人要,那么三三的结局又会是怎么样呢?这篇文章实在有一个悲哀的底色。

相关文章

  • 沈从文《三三》读后感

    沈从文《三三》读后感 三三是我非常喜欢的文学人物形象之一。 沈从文笔下的三三,天真可爱,认真俏皮。沈从文...

  • 2018-03-02

    三三班班班有读《拯救海龟计划》读后感

  • 《三三》读后感

    恰逢卓老师布置下作业,我又很久没在简书上写过东西了,就简单写一个读后感过过瘾。很惭愧,沈从文这种名家,我也只看过《...

  • 《三三》读后感

    《三三》写一个情窦初开的少女对美好爱情的憧憬,文章通过对三三质朴善良、纯真可爱、对爱情朦胧的憧憬来描绘湘西农村淳朴...

  • 《三三》读后感

    看到题目时并没有想到三三是个小姑娘的名字。开头就写出了故事的地点,杨家碾坊,它所处的地理位置,乡下山弯里。 由碾坊...

  • 用完美的童话呼唤纯真——《龙朱》读后感

    用完美的童话呼唤纯真——《龙朱》读后感 沈从文的小说,无论是《边城》、《萧萧》、《三三》还是刚刚读过的这篇...

  • 三三读后感

    三三是一个天真烂漫的女孩,在青山绿水的湘西长成。淳朴的民风,古朴的环境造就了三三的清澈、透明、纯真、美好。到了...

  • 参与感观后感

    参与感第一章【三三法则】读后感 战略:产品,用户,内容 战术:连接,互动,传播 1.战略层次:以产品为点切入,用户...

  • 《三三》读后感小札

    如果可以,我愿意不写任何一篇文字,而专心地读。因为我总觉得,如果有比写作更愉悦的事情,那就一定是阅读。写作也许还抓...

  • 读《三三》有感

    卓老师用心良苦,布置了作业,让大家阅读沈从文《三三》这篇小说,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读后感,可以写自己的感悟,也可...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三三》读后感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lyink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