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让学生在创造中长大》观后感(原创)

《让学生在创造中长大》观后感(原创)

作者: 贺承德 | 来源:发表于2023-07-18 15:40 被阅读0次

    作家林海音在《窃读记》中写道:“记住,你是吃饭长大,也是读书长大的,更是在爱里长大的!”在读书中如何长大呢?最初你可以尝试着背诵,然后着眼在模仿,最后致力于创造。背诵只是读书的起点,模仿算作读书的驿站,创造堪称读书的归宿。从长计议,背诵只是学习的“小插曲”,创造才是进步的“主旋律”。

    如果没有创造,读书就变质了。思想的美容属于质变,心灵的破相则属于变质。变质和质变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常言道:“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在追求质变的战斗历程中,我们可以变脸,却不可以变心。

    复制是机器的功能,创造是生命的奇效。如果说复制是还原美丽的传说,创造就是永远不败的神话。

    要想让学生创造着长大,教师就要先使自己创造着成长。虽然教师早已长大成人,但是学生还在痴迷于、梦想着长大成才哩!如果没有创造作为哺育头脑的营养,何谈你能成为“家之脊梁”“国之栋梁”?

    历史上的基础教育在很大程度上是在死记硬背的牛角尖里钻着的,钻得时间太久了,程度也太深了。一味地倡导死记硬背,教师只会把学生培养成为“书呆子”。那种模样,简直可以与斯文宁静的课桌和课凳相媲美:“你们不会呼吸,我们的所谓的学习也是暗无天日,所谓的发展也是死气沉沉!”把背诵当作素材的一切,把默写当成所有的题材,这让真正的教育情何以堪?这让真正的教育如何“植根于人性发展,人的原创力”呢?

    背诵不能解决学习中的一切重点,默写不能摆平学问中的所有难点。惟有创造,你才能雕塑出并拥有着长盛不败的心花。

    在写作的练兵场上,你可以熟能成诵地欣赏着他人的佳作,也可以若有所思地改写着他人的美篇。但是在实战的阵地(考场)上,最坚硬的铠甲肯定不是用来护身的,而是用来护心的。这样的铠甲,只有在创造的作坊里才能够打造出来。抄袭是对作文的侮辱,原创才是对作文的最大最美的尊重。

    在创造的支配下,每位学生手中的文笔都是一个“大活人”,他不仅有血有肉,还有手有脚、有头有脑。该哭的时候,他就会哭。该笑的时候,他就会笑。当然这种哭也不是撒泼天地的“憨哭”,这种笑也不是不学无术的“傻笑”。这种哭,哭出了一种文化的意义。这种笑,笑出了一种精神的哲理。

    当笔杆子都能够创造成“仁”的时候,作为园丁的你,还担心花草不能成才吗?

    为教育大换血,首先是一种理念层面的新陈代谢,然后才是一种行为方面的脱胎换骨。

    教育是造福人类生命的大工程,在文化的宏伟大厦中,于情于理都应该快活着每一块砖,充实着每一片瓦。真正的教育,它的羽翼是丰满的。只有虚伪的教育,它的标本才是干瘪的。

    其实学科之间也是互相交织,互相补充,互相渗透的。各学科的教师自垒院墙,除了孤立学生之外,剩下的只剩下静止自己了。这样的神态属于近视眼,这样的意识丢掉了大观念。当下,大单元教学被提到了战略高度,跨学科学习也被摆到了议事日程。

    让学生在创造中长大,这是对人性的尊重,也是对德行的涵养。

    每位教师都要打破“一篇教案用一生”的牢笼。我们不能永远生活在别人的创造的阴影之下,一味地复制着别人的“胜利成果”,度日如年。把创造当作一棵大树来培养,你就是一道光,一道有独特的人格魅力的光。

    旧知识或许是用来继承的,但新知识肯定是用来发展的。创造能够让知识获得自由,让能力获得新生,让觉悟获得保养。

    切记,学生是校园的主人,绝非教室的奴隶。死记硬背是在捆绑学生的手脚,勇于创造,才是在打开学生的手铐。

    记住,你是背诵长大,也是模仿长大的,更是在创造中长大的。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让学生在创造中长大》观后感(原创)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lyinu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