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昨天日更写的控制注意力,但偏偏昨天一整天注意力都无法集中。
从上班开始,周围就是各种声音,同事窸窸窣窣的小话,客户来办公室坐在对面大声打电话,工作微信群里因为一篇微信稿表情包刷屏……
这些打扰都有一定的“强迫性”,在这个环境场域里面,我的注意力有两个方向在做对抗,一方是我想要控制自己的注意力,全神贯注在手头的事情上,另一方是外部环境刺激,我的注意力不自觉地被驱动运行。
2
我记得之前看一份资料,提到注意力系统的两个方向,一个是自上而下的注意力,一个是自下而上的注意力。
自上而下的注意力,是我们自己有意识控制自己的注意力;
自下而上的注意力,是我们在不受控制的情况下,注意力被感官刺激所驱动,自然而然地运行。
这两种注意力是进化所带来的,想象一下,如果我们生活在远古时代,我们全神贯注地生火,但却没注意到有狮子靠近,那后果也是不堪设想的。
所以两种注意力都有必要,没有自上而下的注意力,就无法让自己专注在重要目标上;没有自下而上的注意力,我们就无法兼顾随时发生的刺激和意外,但两者往往不能共存,会相互对抗角力。
3
昨天说到,我们生活中绝大部分的事情,并不需要我们全神贯注去解决,我想这也是进化带来的能力,保持感官的敏锐度,让我们可以随时应对问题。
但,进入现代社会,我们有了电视、电脑、手机,它们能够同时吸引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两套经常对抗的注意力系统。
比如看手机,我们拿出手机的时候,手机占据了自上而下的注意力系统,我们用手机和世界随时建立联系、保持联系。
手机是即时通信的,电话、短信、APPs信息,随时会出现,通过自下而上的注意力系统,让我们注意到将要发生的事情。
更更更重要的是,手机里的一切都默认为“与我有关”,因为它是个人的私密的,这里的一切都是我的人生故事。
“一切与我有关”,都会让人不自主地兴奋,我们还会收到分享的快乐和多巴胺的奖励,我们沉迷其中,无法自拔。
注意力,就是这么被分散的,想收回来,太难了!我们需要对抗的有注意力的本能、科技的不断进步、针对人性的刻意的设计。
说着说着,感觉我又为自己找了一个无法集中注意力的借口。不是说好找方法的么?
下面方法来了!
4
1、积极训练
昨天说的10秒训练,是基础方法。从10秒钟开始,确实保持专注当下,持续训练,增强自己的抗干扰力。
每天拿出一段固定时间段,主动进行专注训练,屏蔽干扰,养成这种深度工作的习惯。
2、记录复盘
分心最大的敌人首先是我们自己,我们能够控制的也只有我们自己的注意力。
把分心时间和状态记录下来,识别自己何时分心、为何分心、如何分心,找出原因和改变方法,有意识地改变习惯,克服干扰和分心。
3、拥抱无聊
我们的大脑随时都在运转,它不喜欢无聊,所以一旦无聊了,就会开始找事儿填补。刚刚好我们有了手机,无聊的时候能够打开一个世界。
一次次在无聊或厌倦的时候拿起手机,我们就像巴浦洛夫实验一样,在无聊和手机之间建立了条件反射。
允许大脑有无聊时刻,启动发散模式,神思飘散,自由自在。关键是不开手机不看电脑,打断巴浦洛夫式的条件反射。
4、主动online
我们都习惯了分心,专注成为稀缺资源。于是默认说,我们需要从分心中抢占专注时段。也许我们可以反其道而行之,从专注中规划偶尔的分心。
具体的做法是:长时间工作或处理事务的时候默认屏蔽网络和手机,预先计划好使用手机和网络的时段。
这个方法有点类似于番茄钟,设定一个时间段集中处理任务,这段时间都是offline,中间插入几个online时段。比如一个任务用4小时集中完成,每做45分钟允许15分钟的online时间,那我们需要对抗的是45分钟,而不是4小时,还有15分钟的奖励。
原本一直分心,也就成了一次次的注意力训练。
5、动手动脑
即便是不需要动手的事情,也要让手参与进来。
比如看书时做笔记与不做笔记,对内容的思考和理解有很大的差别。
做笔记,可以逼迫大脑积极思考,同时注意力也会聚焦在写的那一部分,思考会更仔细。
如果内容很容易,可以避免浮躁地一目十行快速过掉;如果内容有难度,也不会因为有难度而焦躁放弃。
6、复杂任务
我们都有过这样的体验,当任务的难度比较小,我们会感到无聊,会容易分心,原因就在于这件事并不需要花费多少注意力就可以完成。
当任务的难度和能力能够有效匹配,我们是最有可能完全沉浸其中,进入思维顺畅的心流状态。
我们可以有意识地去做更多更复杂的任务,把注意力都聚焦在上面,通过这种方式同时训练自己的注意力。
7、专注冲锋号
Deadline是第一生产力,相信你一定听过。这个方法也可以用来训练专注。
首先是找出一项优先度很高的深度任务,估算任务完成时间。
然后设定一个硬性的截止时间,截止时间要远远少于估算时间。如果可以,公开这个时间。如果不能公开,就设定一个不能忽略的倒计时。
把自己逼到墙角,不能做其他事,满脑子只要设定的任务,并且不停地做,知道自己集中精力完成任务。
设定一个几乎不可能实现的时间,在过程中用上自己全部的力气,反复训练大脑集中注意力,抵抗新奇刺激。
七个方法,好像有点多,不管了,马上用起来。
这段内容的写作,就是带着降噪耳机,屏蔽信息,设定完成时间,一直不停敲击键盘,集中注意力写完的。
期间也有分心,毕竟是办公场所,周边难免有打扰,继续努力训练。
希望方法对你也能有用。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