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周末,照例没事,枯坐不是事,电脑也玩腻了,出去走走成了我不得不养成的习惯。一来,骑行或者步行都是锻炼身体的方式,二来,到大自然中去总比宅着好些。我选择了步行上山,去村子后面的老黑山转转。顺着田间道路上去,走了一个钟头,目光所及净是日常事物,没有什么稀奇。看过贝爷荒野求生的故事,有点好奇会不会在山上偶遇野猪,但是,又害怕遇到蛇,特别是眼镜蛇、青竹标之类,上次在村民家听到一个真人真事,一个青年男子白天躺在家里的沙发上睡觉,一条偷偷溜进家门的毒蛇咬了他的踝关节一口,结果被咬部位明显少了一块肉,脚不再矫健,丧失了跋山涉水、负重行走的能力。
谨遵“人迹罕见之处必有古怪”的古训,我不敢放肆,尽量选择已有的道路前行,而不是做第一个吃螃蟹的人,走一条没有人走过的路。下山途中,发现一条羊肠小道。一路爬高上低,在灌木丛中穿梭,行至开阔处,才发现这是一条和公路伴行的路,可惜我在这里待了这么久,也不知道有这么一条路。在路的尽头,是一条宽阔的上山的路,这是村长家背后山上的路,也是他一直推荐的上茶山的路。在村里的这段时间里,村里主要的道路和一部分小路,我都用脚步丈量过或骑行过,老实说,除了一条柏油路和一条水泥路,别的路都是破破烂烂、坑坑洼洼的,路窄、坡陡,通往某些村子的路,得先下到山沟底部,再爬到半山腰,下坡路太陡,不敢骑行,上坡路吃力,不能骑行,走一次怕一次,别说外面的人不情愿走,村里的人也不情愿走,村里有的人,活了大半辈子,到过最远的地方就是县城,进山不易出山难,没有念过多少书,没有精明的头脑,一辈子埋没在黄土青山里。
上山的路,明显与村里其它的路不同,路是土路,但比较宽,路面平整,纵坡平缓,山路从柏油路处开始,穿过田地、灌木林、人工林,一直延伸到老黑山深处的天然林保护区。回想这一路的所见,真真应了那句话“走着走着,世界才会开阔。”,也许开始是无聊的、孤独的,当你不停地走下去,总会发现不一样的东西。在路边,碰到一棵树,主干躺在山坡上,停止了生长,把全身的养分集中送到向上的支干上,支干变成主干,努力向上生长,这样的树,在长虫山上见到过一次,平生第一次见到,不禁大为震惊,如今在遥远的另一座山上见到相似的情景,除了感叹,还有感动。
想起上次转山,在一条人迹罕至的山路上,碰到一个牧羊少年,他受沪滇合作项目的资助到上海的技校念书,他家住在谷底,远离村民小组,远离村委会,隔绝得只有本地人才知道他们的存在,如果不是因为骑行中的偶遇,他们的居住点就是地图上一个陌生的、被我们忽视的名字。骑返的路上,我突然想对牧羊少年说几句鼓励的话,想告诉他珍惜这次学习的机会,这是他一生中难得的改变命运的机会,应当好好学习,好好工作,争取留在外地,当我再回到与少年交谈的地方时,地上只留下他坐过的几支树枝,少年和羊群转场到别的山上,我默默地看着绵延不绝的群山,怅然若失。生活就是这样,有些人,现在不去接触,以后就再也没有机会接触,有些话,现在不说,以后就再也没有机会说,有些事,现在不去做,以后就再也没有机会做。在那次的骑行中,还遇到一个老年的牧羊人,他脱了鞋,坐在一棵清香树下,端着一本字典看得津津有味,我一下子就想起小学老师说过的一个故事,我们县里有个人很爱学习,把字典都背得滚瓜烂熟,由于太熟悉字典,虽然文凭不够,还是做了教书先生。一个人热衷背诵字典,是不是咄咄怪事?那时候,家庭条件普遍不好,家家穷得叮当响,给村集体干活苦公分等着分粮食,劳动力少的人家,糊口都成问题,读书是奢侈,上小学或初中很难得,课外书只有毛选,现在人习以为常的看书看报是不可想象的,那么,背字典就不奇怪,因为书太少了。老人给我讲了很多村里的事和汉字的事,他说你的敬称是您,戚的敬称是慼,用来尊称母亲一支的亲戚。转山就是这样,沿途可能没有优美的风景,但是,有些路,不去走,就没有机会发现不一样的路,就没用机会看到不一样的风景和人事。
走到老黑山的深处,黄色的野花遍地开,各式各样的花竞相绽放。春天已经来了,如果我们一味躲在城市里,坐在电脑屏幕面前,可能就不大会注意到。春节前,从外地过来避寒的养蜂人,已经悄悄转场到繁花盛开的地方去了。你没注意到一朵花的开放,你注定会错过一朵花的凋零,一切都在悄无声息地进行,一切昨天的喧嚣都已远去,森林里的植物在静静地生长。
在森林里,我看到一朵朵花静静地绽放,那么娇艳,那么明亮。不要慌,不要乱,不要羡慕嫉妒恨,按照自己的方式,按照自己舒服的节奏,安静地生活,努力地生活,总会有绽放、灿烂的一天。你的绽放不是为了别人,而是你要绽放。就像古话说的,芝兰生幽谷,不以无人而不芳。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