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端午节,是中华民族两千多年来的传统习惯。由于地域广大,民族众多,加上许多故事传说,于是不仅产生了众多相异的节名,而且各地也有着不尽相同的习俗。在黄淮海平原地区太和一带,主要习俗有:女儿回娘家,悬挂菖蒲、艾草,给小孩佩香囊、戴五色丝线、涂雄黄,吃粽子、糖角、糖糕、鸡蛋、咸鸭蛋和时令鲜果等。
在太和流传下来的有关端午节的故事,最古老最广泛传说是,太和在春秋战国时期属楚国之域。公元前278年秦将白起一举攻破楚国占领首都郢都,楚国迁都宛,即现在的河南南阳。楚国迫于秦国的强大实力,在钜阳,也就是现在的太和县宫集镇钜阳村又建都城,最后迁都寿春,即现在的安徽寿县。战国时期,楚国贵族出身的屈原,任三闾大夫、左徒,兼管内政外交大事。他主张对内举贤能,修明法度,对外力主联齐抗秦。后因遭贵族排挤被流放沅、湘流域。忧国忧民的屈原看到楚国的没落和衰败,端午节这一天含愤在汨罗江怀石自杀。当地的人们划着龙舟去打捞他的尸体,怕鱼虾咬食屈原就向江中投放糯米,后来人们为了纪念他就在这一天划龙舟、吃粽子。历史上,太和人和屈原同属楚国,对这位爱国诗人的悲壮之举更是充满敬仰并为之骄傲。为了纪念他,虽然境内没有大江大河,少有以划龙舟的形式相祭,则吃粽子、吃糖角以示纪念的习俗流传至今。
在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里,无论是春节、元宵节、端午节、中秋节,还是清明节、中元节,虽然在表达形式上略有异同,但无不体现出这个民族大家庭赋有爱国爱家的家国情怀,充满对美好生活的期盼与追求;无不蕴含着中华民族对大自然的敬畏,遵循和守望社会道德底线的文化内涵。
在我儿时的记忆里,姥爷曾经给我讲过端午节有关屈原和伍子胥、介子推的故事。那时,老人们都把五月初五端午节说成是“五月当午”,到现在还是这种说法。我上学以后才明白是方言口误把“端午”说成了“当午”。现在细细想来,一个地方的方言土语,应该是一个地方的文化符号,富有地方特色的文化内涵。比如,我们这里把端午说成“当午”,也许是家乡人对端午节有了更多一层的理解和感受。因为这个节日,在当地规律性的耕作时间上正当午收大忙之际,所以谓之“当午”,并以蒸糖角、包粽子、炸糖糕炸糖角、吃鸡蛋咸鸭蛋等形式,来纪念屈原和庆祝风调雨顺的午季丰收。
我还记得小的时候,过五月“当午”时,母亲曾不止一回的这样说过:你看,光顾得收麦了,也没顾得上炸点糖糕炸点油角子,真是过成“耽误”节了。在家乡话里,“耽误”和“当午”的发音都是“dǎng wú”。现在回想起来,母亲尽管不识字,之所以把端午、当午与“耽误”联想在一起,是因为她的心中总是充满对子女最无私的慈爱。
在那艰苦的岁月里,无论是家乡人把端午说成“当午”,还是母亲不顾起早贪黑忙于收割的疲劳,依然想到未能来得及炸糖糕炸油角,“耽误”了过节而为之“内疚”的伟大母爱,都让我不仅感受到传统文化的魅力,而且更加感受到母爱在我心中留下的弥久芳馨。
“棕子香,香厨房。艾叶香,香满堂。桃枝插在大门上,出门一望麦儿黄。这儿端阳,那儿端阳,处处都端阳”,怅然不见爹和娘,空余粽子香。今天,我多想吃一口妈妈亲手蒸的糖角、亲手炸的糖糕和糖角——这个世界上最美最甜的时令佳肴。可是,这一切却成了我端午节的无限感怀和永远的思念。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