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我当初是怎样错过一辈子的》 2016-01-27
一、文章简要
1.作者小时候从听父母的交谈中觉得考托福是个特别难的东西。
等到了自己有机会考托福的时候,自己凭借经验跟同学分享考托福真的太难了。
多年以后,因为工作需要,作者花了四个月的时候学习英语考出个变态的成绩去到了新东方教学;
某一天,猛然想起原本这事儿当初就能够做好,竟然因为坚信考托福是“不可能”的,一念之差,七年过去了……
2.想当然的念头来源于对周遭复杂世界的简单理解,然后直接进入操作系统最底层,危害巨大而不易察觉。
比如“学英语很难”就让学生变傻了,学了十六年都不会用;
3.关于“想当然”,更准确地讲,其实是“观念”的问题,
例子(1)自己为什么不考托福就是因为“别人做不好,我也不做罢”。
例子(2)这是个正确的观念“小时候不好好朗读课文,长大了学习能力都差”,不好好朗读课文直接导致记忆力差,记忆力是一切学习的根本;
例子(3)知乎上有人认为美国人每年阅读40本书(3本/月)很多,不可信,可实际上多少呢?上篇文章里从统计数据里得到的结论是“16本/月 才算是上等水平”;作者去深圳某中学发现那里的学生都习惯每周阅读一本书……
4.想当然的念头很危险,“日三省吾身”其实应该详细一些表达:找到想当然的念头,看看对不对?有没有道理?需不需要调整?;
二、特别喜欢的句子
1.想当然的念头,更准确地讲,是个重要的概念:观念
2.很多影响我们一生的,竟然都是很小,却又不成比例地重要的环节。
3.这事儿也确实非常地诡异:
被害者(脑子里被植入了很多“想当然”)常常不知道实际上发生了什么;
脱险者(花费力气剔除了很多“想当然”)常常因为之前的小心与努力而消灭了将来原本可能遇到的陷阱,所以也不知道实际上发生了什么……
4.如若真的有平行世界,且我们有办法看到另外那些平行世界里的实况,可能最终就不需要有平行世界存在了罢?
三、个人思考(不局限于文章内容)
我觉得本文是个可以用来说明“环境很重要”、“赢、输在起跑线上”的好角度。
对于绝大多数人来说,思考“脑子里观念的正确性”其实是长大之后的事儿了,因为小的时候思考判断能力薄弱,免不了轻信盲从。
(我猜,要不了多久,或者现在已经实现了,这个观念又是一个落后的观念了,因为越来越多的小孩子特别聪明了……)
简单的观念天然容易进入到人的操作系统最底层,这真是最可怕最麻烦的事了,当一个观念在底层呆久了,与操作系统协同到一定程度,我们是很难分清楚,到底是观念的问题,还是自身硬件的问题。
于是,“成长”这东西,在某些人身上或者某些情况下,真的难于上青天。
2018.10.16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