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比如说,我要写一篇文章,我就会运用概念思维来进行构思:以某个场景切入、打破读者固有的认知,然后罗列出论据,最后进行总结说明...”
01
—
有时候我们会说,做事要找聪明人,但所谓聪明和不聪明的主要区别到底在哪里呢?
我觉得最主要的是概念思维。
概念思维是能把事物进行抽象的思维方式,体现了一种“抓住”事物本质特征的能力。
也就是说在面对不确定现象的时候,能凭借着自己的知识、技能和经验,运用逻辑找到其中的要害,并且高屋建瓴,一语道破。
这是一种大的思考结构,是根据有限的信息做出全面的判断,而能做这种思考的人大致就是个聪明人。
02
—
正好前段时间,我在“做事形成闭环”的文章中也提到了这样一个概念:
做事,要脑力先行,先做初步构思,在方向大致正确的基础上,再有针对性地拿出行动计划。
有朋友问我: 你说的“初步构思“,到底是构思什么?
我的回答是:能通过概念思维把事物的主要结构给“描绘”出来。
就比如我要写一篇文章,我就会这样构思:
以某个场景切入、打破读者固有的认知,然后罗列出论据,最后进行总结说明。
或者,描述某个痛点,引发大家重视,随后给出解决方案,并列出对应的行动计划。
但凡我落笔时,总是会去删删改改,写起来又感觉特别费力,那我就一定要反思一下了,是不是从一开始我就没有构思清楚文章的基本结构。
03
—
习惯了用概念思维来思考和表达,那摸清事物的基本结构自然就不是问题,甚至可以举一反三,事半功倍。
比如,我认为“做事”的结构大致可以分为三部分:
我为什么要做这件事?-- 问自己做事的目的与意义。
这件事对我的具体价值有哪些?-- 问自己做事的目标。
我怎么做才能把事情做得更好?-- 问自己做事的方法论。
还比如,我试着把“掌握知识”的结构分为六大块:
1、知道知识
2、理解知识(消化吸收)
3、输出知识(向别人用自己的语言描述)
4、连接知识 (建立旧知识与新知识的关联)
5、内化知识(实践验证、深度记忆)
6、沉淀知识(通过深度思考发现具有普遍性、通用性的规律)
04
—
最后,总结一下:
世界万事万物纷繁复杂,我们不可能掌握所有的知识,比积累知识更重要的是要培养自己的概念思维。
那么,应该如何去培养呢?
我觉得,概念思维既然是一种抽象思维,那就要求自己有往底层逻辑上"钻"的精神:凡事多问自己几个为什么,努力寻找事物背后隐藏的本质。
就比如,我一直在用一个思维工具,叫做“黄金思维圈”。
就是有三个圆圈,最里层那个叫 why--为什么,是指"目的与意义";
中间的圆圈叫 how--怎么做,是指"套路与方法";
外层那个圆圈叫 what --做什么,是指"行动或执行"。
从外向内,从what入手想问题可能是最符合大脑直觉反应的思考模式。
而从问“为什么”开始,追究事物的本质,找到做事的目的与意义。这个过程就相当耗费脑力、又极其痛苦,但一旦找到诀窍,思维中无序的东西就能整理清楚。
一旦对事物的底层机理有了足够深入的了解,我就有了更强的问题剖解能力。
就像庖丁一样,凭借着对牛的”深入理解“,就算拿着把钝刀,同样可以把牛剖解得很细致。
以后当我面对各种人生困惑时,也要努力去理清事物的底层逻辑和关键因素,而不是让自己陷入到细枝末节的纠结之中。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