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暑

作者: 心田计划 | 来源:发表于2017-07-03 16:22 被阅读0次
      (图源:《花之绘2:二十四节气花卉的色铅笔图绘》)

            小暑,是二十四节气之第十一个节气,也是干支历午月的结束以及未月的起始。暑,表示炎热的意思,小暑为小热,意指天气开始炎热,但还没到最热。这样潮湿闷热的天气将持续三十来天,到立秋才会过去,也就是人们常说的“三伏天”。公历每年7月7日或8日视太阳到达黄经105°时为小暑,今年的小暑是7月7日。

            我国古代将小暑分为三候:“一候温风至;二候蟋蟀居宇;三候鹰始鸷。”小暑时节大地上便不再有一丝凉风,而是所有的风中都带着热浪。由于炎热,此时蟋蟀也离开了田野,到庭院的墙角下以避热消暑;同时,老鹰也会因地面气温太高而在清凉的高空中活动。

    (一)小暑·种植

    【农事】

            小暑前后,我国除东北与西北地区正收割冬、春小麦等作物外,大部分地区的夏收作物,得益于此时节丰沛的雨水、充足的光照,都进入最旺盛的生长时期。

            农田管理工作也步入了较为繁忙的阶段。这从各地流行的农事谚语可窥一斑。如“头伏萝卜,二伏菜,三伏里头种白菜”“小暑大暑,抢插红薯”“小暑前大暑后,庄稼老头种绿豆”。早稻处于灌浆后期,早熟品种在大暑前就要收获,要保持田间干干湿湿。中稻已拔节,进入孕穗期,应依据长势追施穗肥,促进穗大粒多。单季晚稻正在分集,应及时施好分粟肥。双季晚稻秧苗要防治病虫,于栽秧前5一7天施足“送嫁肥”。 “小暑天气热,棉花整枝不停歇”。此时棉花开始开花结铃,为最旺盛生长期,重施花铃肥和整枝、打杈、去老叶要同时进行,以协调植株体内养分分配,增强通风透光,改善群体小气候,减少蕾铃脱落。盛夏高温也是蚜虫、红蜘蛛等多种害虫盛发的季节,适时防治病虫很关键。

            小暑开始,江淮流域梅雨先后结束,我国东部淮河、秦岭一线以北的广大地区受东南季风影响进入雨季,降水明显增多,且雨水较为集中;华南、西南、青藏高原也处于西南季风影响中,雨量也较为丰沛。农谚“小暑大暑灌死老鼠”说的就是这种情况。但此时节长江中下游地区一般为副热带高压控制下的高温少雨天气,常常出现的伏旱对农业生产影响很大,及早蓄水防旱显得十分重要。农谚“伏天的雨,锅里的米”和“小暑不受旱,一亩打几石”,说的都是此时雨水的重要性。

            进入小暑节气也就入了伏,虽为雨季,但受季风气候影响,常常是不雨成旱,人望其降;久雨为患,人祷其去。俗语“三日不雨小旱,五日不雨大旱”正是对华北、黄淮地区此时节气候特点的最好反映。此时发生旱灾,会对进入发育旺期的水稻、棉花、玉米、大豆、红薯甚至果树等造成严重危害,尤其在农田水利较为落后的古代,其危害就更为严重了家喻户晓的民谣“赤日炎炎似火烧,野田禾稻半枯焦……”,就是对农田遇旱情形最为形象的描述。所以,“人间辛苦是三农,要得一犁水足望年丰”(“三农”在这里指春耕、夏耘、秋收),此时节的雨水状况是农人最为关心的。经过千百年的观察、体验,我国劳动人民总结出不少预测雨水的气象谚语,如“淋了小暑头,四十五天不放牛”,“小暑南风伏里旱”,“头伏三场雾,下雨等白露”,“小暑起燥风,日夜好晴空”,“小暑一声雷,黄梅去又回”等。这些谚语至今在一些尚不发达的农村仍有一定的借鉴作用。

    【花卉】

            松果菊荷花是小暑时节常见的花卉。

    松果菊(图源:百度百科) (图源:《花之绘2:二十四节气花卉的色铅笔图绘》)

            松果菊,菊科松果菊属植物。分布于世界各地。株高60-150厘米,叶卵状披针形;花期6-7月,舌状花紫红色,管状花橙红色。在美国和欧洲广泛药用,含多种活性成分,可刺激人体内白细胞等免疫细胞活力,提高肌体自身免疫力。

    荷花(图源:堆糖) (图源:《花之绘2:二十四节气花卉的色铅笔图绘》)

            荷花,古称菡萏,莲科莲属植物。原产亚洲热带及温带地区。叶盾状圆形;花期6-9月,花色有白、粉、深红、淡紫、黄或间色等变化;果期9-10月,果实椭圆形,种子卵形。藕和莲子可食用,莲子、根茎、藕节、荷叶、花及种子之胚芽皆可入药。

    (二)小暑·饮食

            六月初六日为“天贶节”。据史书记载,此节始于宋代哲宗元符四年。“贶”即“赐”,即天赐之节。这是宋代皇帝在伏天向臣属赐“冰麨”和“炒面”之因,故称天贶节。

            头伏萝卜二伏菜,三伏还能种荞麦;头伏饺子,二伏面,三伏烙饼摊鸡蛋。头伏吃饺子是传统习俗,伏日人们食欲不振,往往比常日消瘦,俗谓之苦夏,而饺子在传统习俗里正是开胃解馋的食物。山东有的地方吃生黄瓜和煮鸡蛋来治苦夏,入伏的早晨吃鸡蛋,不吃别的食物。

            徐州人入伏吃羊肉,称为吃伏羊这种习俗可上溯到尧舜时期,在民间有彭城伏羊一碗汤,不用神医开药方之说法。徐州人对吃伏羊的喜爱莫过于当地民谣:六月六接姑娘,新麦饼羊肉汤。伏日吃面习俗至少三国时期就已开始了。魏氏春秋:伏日食汤饼,取巾拭汗,面色皎然。这里的汤饼就是热汤面。荆楚岁时记:六月伏日食汤饼,名为辟恶五月是恶月,六月沾边儿也应辟恶。伏天还可吃过水面、炒面。所谓炒面是用锅将面粉炒干炒熟,然后用水加糖拌着吃这种吃法。汉代已有唐宋时更为普遍,不过那时是先炒熟麦粒,然后再磨面食之。唐代医学家苏恭说,炒面可解烦热,止泄。

            另外山东临沂地区有给牛改善饮食的习俗。伏日煮麦仁汤给牛喝,据说牛喝了身子壮,能干活,不淌汗民谣:春牛鞭,舐牛汉(公牛),麦仁汤,舐牛饭,舐牛喝了不淌汗,熬到六月再一遍。

            小暑时节是台湾第二期稻作秧苗期,第一期稻作黄熟的时候,也是丝瓜、苦瓜、黄瓜、冬瓜的盛产期。台湾周围的海域是属于温水海域,也是温水鱼群的群聚时期。基隆北方外海有小卷红魽等渔获,淡水海域则可捕获黑鲷。所谓“小暑吃芒果”代表这个时节是芒果的成熟盛产期。台南县白河镇的莲田盛产莲蓬和莲子,素有莲花之家的白河镇每年都会举办莲花节。

    (三)小暑·民俗

    【晒衣曝书】

            小暑之后,很快就是六月六“晒衣节”。传说六月六日为龙王晒鳞之日,人们选择在这一天晒衣服、晒书画,据说此日晾晒之后,可以避免被虫蛀,所以有“六月六,晒红绿”的说法,也有些地方会选在七夕这天。

            晒衣之俗延至魏晋,成为豪门富室炫富的机会。名列“竹林七贤”的阮咸瞧不起这种作风,当他的富豪邻居,在架上搭满了陵罗绸缎,阮咸却故意用竹杆挑起一件破旧的衣服。有人问他何故,他答:“未能免俗,聊复尔耳(姑且如此而已)!”

            “曝书”习俗,在我国则至少有两千年的历史了。《穆天子传》中就有“天子东游,次于雀梁,曝蠹书于羽陵”的记载。到汉唐时,曝书逐渐形成制度。北宋更形成了独特的馆阁翰院文人的曝书集会,文人士大夫相互参观,品鉴学习。

            南朝刘义庆在《世说新语》中说过一个风雅趣事,东晋名士郝隆,见邻人皆晒衣被,就跑到太阳底下平躺着,掀起衣服把肚皮对着太阳。旁人不解,问他干什么,答曰:“晒书。”


    附:关于小暑的古诗文和阅读材料。

    【小暑六月节】

    【唐】元稹

    倏忽温风至,因循小暑来。

    竹喧先觉雨,山暗已闻雷。

    户牖深青霭,阶庭长绿苔。

    鹰鹯新习学,蟋蟀莫相催。

    赏析:这首节气诗完整地描述了小暑三候。随着小暑的到来,热风扑面;大雨来临之际,竹子在风中喧闹,雷声中山色灰暗;一场场雨下来,门窗上有了潮湿的青霭,台阶上长有绿苔;鹰感肃杀之气将至,开始练习搏击长空;蟋蟀羽翼开始长成,居穴之壁。

    【和答曾敬之秘书见招能赋堂烹茶(其二)】

    【宋】晁补之

    一碗分来百越春,玉溪小暑却宜人。

    红尘它日同回首,能赋堂中偶坐身。

    赏析:诗人笔下的小暑温热得如此惬意。约上好友,烹上好茶,叙旧海聊,别是一番滋味。

    【前调·小暑】

    《明词汇编》

    返照射村斜,三两人家,

    行行忽被暮云遮。

    惆怅郭宗昨宿处,林满归鸦。

    散绮细看霞,城鼓初挝,

    征尘飞上敝裘些。

    又早见蟾光升树,映著芦花。

    赏析:一幅很美的小暑时乡村傍晚风光图画:夕阳返照,傍晚的云掩盖着只有三两户人家的村落,树林中已经满是归巢的乌鸦;晚霞铺开如锦,行人听到城中开始打鼓,而尘土飞上旧衣,很快看到月亮升上树梢,映白了一片芦花。

    【夏日】

    【清】乔远炳

    薰风愠解引新凉,小暑神清夏日长。

    断续蝉声传远树,呢喃燕语倚雕梁。

    眠摊薤簟千纹滑,座接花茵一院香。

    雪藕冰桃情自适,无烦珍重碧筒尝。

    赏析:小暑之时夏日昼长,偶有微风令人心神清朗。林中传来时断时续的蝉鸣,雕绘屋梁上燕子喃喃絮语。躺在竹席上睡觉,感到身下纹络凉滑;坐在草地上,闻着满园花香。享用雪藕和冰桃,悠然自得;偶尔尝尝“碧筒”,无须别人劝导珍重。“碧筒”是用荷叶柄制成的烟斗;也指“碧筒杯”,是一种用荷叶制成的酒杯。

    更多古诗词请见:小暑诗词18首:何以消烦暑,窗下有清风

    更多关于二十四节气的书籍:

    《这就是二十四节气》(作者:高春香;邵敏;许民振;李婧)

    《花之绘2:二十四节气花卉的色铅笔图绘》(作者:飞乐鸟)

    《节气手帖:蔓玫的花花朵朵》(作者:蔓玫)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小暑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lyuwxx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