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悟三下乡,青春筑梦行#活动,本人承诺,文章内容为原创,且未在其他平台发表过。
8月4日,阵雨,早晨八点起床进早餐。
上午十点调研组成员在王氏宗族族长的带领下前往合浦县文物保护单位党江镇晚清时期的王家大更楼粮仓遗址进行实地考察,我们采访了合浦县玑屯王氏宗族族长,年龄45岁的王怀文族长,听族长讲,从明代到清代就是书香门第,而晚清王氏在合浦是大姓,并且力主在合浦进行围海造田工作,所以围绕着大更楼,又修建了两座更楼,其中一座小更楼被破坏,大更楼有大约2000平米,为什么叫更楼呢?更是值班的意思,有家丁在这里值守,收粮食。周围数千亩的田地都是被海水淹没过得咸水田,是种植海水稻的重要基地,主要种植三个品种的海水稻咸尖(抗倒伏性好),赤禾(耐盐性好),毛禾(居中的品质)。围海造田后种植海水稻,播种季节不同,解放生产力,也就腾出了耕牛的劳动力,海水稻生长期十个月。村委会和家族针对传统的大更楼开展了保护工作,而王伯杨先生谈到了古代农业的发展,错峰生产,节约劳动力的重要问题,也是海水稻种植除了地理因素外的又一主要优势。大更楼所的党江镇,处处是海水褪去后露出的千倾良田,是真正的鱼米之乡,历史上合浦比广州还要富裕一些。
参观大更楼 大更楼风貌十点三十分进入大更楼实地考察,我们发现大更楼破坏比较严重,但是基本构架保存良好,庭院内杂草和枯树丛生,据了解,园中原有塔楼一座,更楼左右有过度用的小院子,左右对称排列,左侧为粮食储存的干燥房,右侧为供人居住的普通房间,多有损毁,可院落整齐,布局紧凑,城墙上也多有射击孔类,可见当年盛况。
王家旧居花楼一点抵达王家花楼,在合浦县的槐院景区进餐
调研组合影两点,参观花楼,了解了合浦王氏的历史研革与海水稻的运输过程。我们了解到,王氏一族可以追溯到魏晋时期太原王氏的分支,山东莘县的三槐王氏,三槐意味着三公位列门庭,可以追溯到东晋书法名家王羲之的渊源,槐院也因此得名,王家将此处称为红楼,位于党江的大更楼的粮食将会通过漕运将粮食运输到这里,现在槐园内是两栋的西式风格建筑,具有重要的文化历史意义和价值。
抵达合浦汉墓博物馆三点,沿着习总书记的足迹,来到合浦县汉墓博物馆开展参观和调研活动,参观展览土木之光和海上丝绸之路专题展览,我们了解了在汉代的墓葬规格,看到了大量的陪葬品和墓室模型,同时我们也看到了习总书记驻足观看,连连称赞的波斯陶瓶,这见证了中国与中亚海上丝绸之路交流的器皿,正是由广西师范大学历史文化与旅游学院陈洪波教授亲自动工于2008年发掘的重要文物,陈老师看着游客们人来人往的参观,让我们感觉非常自豪。曾经给习近平主席做过讲解的合浦县博物馆廉世明馆长亲自给我们讲述了汉代海上丝绸之路的历史。
廉馆长为我们进行讲解 波斯陶罐四点三十,返回宾馆休息,召开情况总结会,讨论明天的调研方案和时间表,总结理论成果和调研成果,分析情况,总结调研方法的得是,联系车辆与交通工具等其他事宜
七点,合浦县进餐
九点,返回下榻宾馆休息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