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论语》学习第213天,9.29知者不惑

《论语》学习第213天,9.29知者不惑

作者: 流水王丽霞 | 来源:发表于2020-12-21 09:48 被阅读0次

    弘毅乐学书院之学妹读经

    一字一句读《论语》,第213天

    原文阅读:

    9.29 子曰:“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

    译文讲解:

    孔子说:有智慧就不会困惑,有仁德就不会忧虑,有勇气就不会畏惧。

    启发思考:

              孔子不只一次把知仁勇作为重要的品德并提,后面在《宪问》中,孔子自谦到“君子道者三,我无能焉:仁者不忧,知者不惑,勇者不惧”。《中庸》把仁知勇概括为“三达德”。朱熹注解说:“明足以烛理,故不惑;理足以胜私,故不忧;气足以配道义,故不惧;此学之序也。”智仁勇,这三大德在今天同样也是三粒治疗焦虑症的良药。

            知者不惑。我们普通人经常有疑惑的地方,而且有太多太多疑惑了。疑惑是因为不明白事物的道理,抓不住本质。张居正说,只有智者把天下的道理都讲究研求,明白透彻于心,所以对事物的是非曲折,无不洞达分晓。不过,我们能不能把天下的道理都研求透彻呢?不能,没有人能。我们只能有自己术业专攻的范围。其实,疑惑不可怕,可怕的是,明明疑惑还自以为明白。

            知者不惑的含义,一方面人智者的困惑肯定会会少于常人,另一方面,更重要的是,智者清楚地知道自己有许多东西是不知道的,是没有办法弄清楚的。智者也有解决不了的问题,他的不困惑不是因为他是万能博士,而是因为他拎得清哪些他可以想可以做,哪些他只能敬谢不敏、回春无力,更有哪些他永远弄不清楚。如同苏格拉底说的,智者比普通人更知道自己的无知。智慧的特点在于清晰地明白自己的智慧的局限性,可能这才是清明无惑的状态。

          仁者不忧。我们经常都有忧虑、焦虑不安,焦虑比疑惑更多!为什么忧虑呢?不是范仲淹的先天下之忧而忧,而是在忧自己,忧自己的得失,忧自己的未来,为根本没有发生,但自己害怕它可能发生的事情忧虑。

    《中庸》说“君子素其位而行,不愿乎其外”,安于所处的地位,做好分内的事,不操心愿望那分外的事。张居正说,仁者克己复礼,涵养纯熟,浑然天理之公,绝无私欲之累。

            仁者也不是不遇到问题和困难,但仁者不为自身的私利私欲私情而忧,尽管他们也忧国忧民、哀民生之多艰。但他们用之则行,舍之则藏,不管遭遇什么,都能守持自己内心的安乐。而且,仁者不会因为遇到人间诸事,他更偏重也更有能力从好处想,往好处努力,乃至当真可能做到化敌意为善意,化逆境为顺境。

            勇者不惧,似乎简单明了。但真正的勇者,分得清哪些是虽险而必须向前冲锋的,另外一些则是知其不可而为之的,还有哪些必须是观察与等待的,乃至如老子所说是需要“勇于不敢”的。大勇无功,大勇不是血气方刚之勇,不是匹夫之勇,不是极端性、破坏性、情绪性之勇,大勇对应有的敬畏不可少,而且是与更深刻的思考缜密的头脑负责的态度相结合起来的勇。

            最后想说的是,尽管孔子是分别论述了知者、仁者、勇者,不过,知、仁、勇的品质并不是可以割裂开来的,它们都是君子必备的品格,是完整浑成的素质。也许最让所有人信服的典范就是王阳明,面对昏君,面对残暴的锦衣卫,面对各种困境,他做到我心光明,勇往直前,凭着自己的良知,凭着大是大非去践行一生,实现了自己成圣的人生追求。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论语》学习第213天,9.29知者不惑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lyxrnk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