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我在2022年第四期《班主任》杂志上读到了一篇题为《“从情入理”启心扉——班主任与学生谈话的心理学技巧例谈》的文章。作者以一个与学生谈话的案例,详细介绍了这个技巧。我觉得收获很大。
作者介绍说,“从情入理”这套方法要求班主任不能站在冲突的任何一方,而应保持价值中立的态度。我们首先要做的不是解决学生的问题,而是要处理学生的情绪。因为此时的学生正被挫折、愤怒、委屈、迷茫、焦虑等各种情绪包围,这些复杂的情绪占据她的内心,就像一个塞满了垃圾的杯子,只有先把垃圾清楚,才有可能注入清水。
“价值中立”不是简单地敷衍或“和稀泥”,而要像“镜子”那样帮助学生梳理自己的情绪,看清自己的内心。倾听与共情是使这种价值中立发生作用的两剂良药:倾听能让学生感受到自己的重要性,尽情表达不良情绪;共情能让学生感受到有人懂自己,知己的感觉让她愿意倾诉内心更深层的想法。二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
对学生进行心理疏导时,班主任最常见的误区就是过于着急地干预,这很容易打断学生的倾诉,使学生累积的负面情绪无法宣泄,深层次的内心感受难以呈现。班主任保持内心的稳定以及时刻的自我觉察十分重要。因为这种稳定会让学生觉得“我有任何想法,在这里都是被接纳的。”只有在接纳的状态下,他们才能更好地表达自己,也才能更好地进行情绪宣泄。
“从情入理”是我们开启学生心扉的法宝,而“理”之所以能深入学生心中,是因为前面的“情”疏通得很好。“情”得疏通是很多老师都容易忽略的重要步骤,它需要我们拥有足够的耐心去倾听,耐受住焦虑并保持稳定的状态,不断地对学生的情绪感同身受并反馈给学生,以此促进学生更深层次的表达。开启学生心扉,不仅能解决学生的心理问题,还能拉近师生关系,因此这是每位老师都应该掌握的谈心技巧。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