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到专家评审结果那一刻,我和研究团队是服气的。再次证明了学术不能用15天时间,匆忙赶制就可以完成的,更多的是需要成果、时间、研究能力的积累。所以,纵使我们有博士、硕士等“超级天团”的团队,仍旧挡不住一句“缺乏前期研究基础”的评价。然后,就没有然后了。
不过,虽然这是一次失败的申报经历,我仍旧从中得到很多的启发与收获。现记录下来,给自己一个回忆。
首先,敢想敢做。其实,一开始我们并没有想申报项目。一是标书这种东西,谁写谁知道,真的是需要耐心、苦心和用心浇灌而成。但是职责压力所在,最终还是决定写。写之前,各种担心害怕,不过,一旦动手敲下第一行字的时候,发现文思泉涌,虽然偶尔也会有磕磕碰碰的时候,总体还是可以顺利进展的。当填满每一个项目,看到满屏的1万字时,内心多少还是有些小傲娇。想,很困难;做,才发现也没有那么困难。
其次,勇于尝试。很多时候,我们都会前怕狼后怕虎,最终错过一茬一茬的宝贵机会。但是,这次的申报经历让我体会到,不要想着课题的高大上,要敢于去尝试申报。让自己的努力一点点接近自己想要的样子,不受外界环境的影响。
最后,精心准备前期基础研究。这次三位评审专家一致的意见都是:缺乏前期研究基础。确实,当时动手写的时候有点拍脑袋的冲动,就决定写这个主题了。事实上,对于这个研究领域,我们并没有比一般人更深的见解。所以,专家没给高分的原因也就在于此。以后,我就有经验了,相关的研究基础有一些,才可以让背景知识更丰富些,也更容易打动评审专家的给你MONEY的心
虽然这次的申报没有通过,但是对于科研追求的那颗心,反而更坚定了。明年再战。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