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70年代写给父亲父亲母亲
传递正能量的那许多人和事儿(5)

传递正能量的那许多人和事儿(5)

作者: 圣良锅锅 | 来源:发表于2017-10-04 21:59 被阅读146次


          瓜果挂满架、蔬菜绿满院的时候,父亲住院了。

          早上从医院回到家,妻子已经在院子里忙碌起来了:满满三篮子紫得发亮茄子、十来条碧绿碧绿的黄瓜、五六条手臂粗的瓠子,还有西红柿、玉米也将成熟!仅仅两天,这么多的劳作成果呈现在我们面前的时候,我们又想到了住在医院的父亲——一位八十多岁的老人,他在春天的播种及田间的精细管理带来了盛夏的收获。

          想到前两天,父亲说要送些茄子、青椒、青菜等给家住邻庄的姑妈家,因为姑父送面条来我家时说过,今年他家的蔬菜没有长好。姑父也是近九十的人了,但身体硬朗,精神矍铄,到镇上依然骑着他的那辆老式永久自行车。他总会隔三差五的送来豆腐、油条、面粉、糕点以及家里长的蔬菜等,姑母腿脚不方便,奶奶在世时他经常骑着三轮车将姑母带回来看望奶奶,两位老人的孝心让村里的老老少少感动,也让奶奶感到欣慰。

          父亲是个执拗性格的人,第二天清早,他就骑着三轮车将蔬菜送到姑父家。当我准备上班时,他已经回来了,看上去虽有些累,但还是流露出一种轻松。姑母长父亲三岁,父亲未出世爷爷就去世了,奶奶带着两个孩子靠做些针线活儿养家糊口,那种苦难日子也让姐弟俩凝成了深厚的亲情,自小至今他们从来没有发生过任何口角,爸爸没有一声“姐姐”不开口,姑母也一直叫父亲“舅舅”(孩子他舅的尊称)。他们俩对亲情的珍视也源于在他们小的时候奶奶给他们的影响。那时舅爷爷在南京打工,后来得了一场重病,奶奶得知后,放下针线活,将两个孩子托付给庄上的亲戚后,随即心急火燎地走了十多里地,来到长江渡口乘船去南京。这一走就是一个多月,姑母带着爸爸今天在这家吃,明天在那家吃,从不让刚刚七八岁的爸爸饿着。傍晚姐弟俩经常顶着寒风,站在河边的高岗上向南眺望,盼着奶奶回来……临近春节,奶奶趁舅爷爷身体稳定些抽空回来看看,叮嘱好懂事的姑母照应好父亲后又赶去南京,安排好舅爷爷的春节生活……谈起这一段心酸的童年生活,姑母每次都是泪流满面,她说当时奶奶还不到三十岁呀,那么重的担子压在奶奶一个人身上都没有垮。同样经历了苦难之后,奶奶和舅爷爷、姑母和父亲两代姐弟亲情融进了家族传统之中。

          父亲是我们生产队的首任队长,而且这一任就是四十多年,直到七十多岁时多次请辞才得到批准。从文革动乱,到家庭联产承包,到改革开放,再到市场经济的确立,咱们队一直在村里保持良好的形象,父亲以他的厚道以及公道赢得了村里人的敬重。父亲没有升过官儿,生产队里三十多户人家的大小杂事都得管,是地道的“老娘舅”,又是十足的“受气筒”。遇到“刺头”,他经常自嘲“宰相肚里能撑船”,日子久了,队里也就安宁了……我的童年就是在清贫但很祥和的村子里度过,浓郁的亲情、纯净的乡情让一切变得那么美好!

          近年来,父亲一人在家,虽年过八旬,但他从来不让门前屋后的土地闲着:拉犁翻田、播种施肥、搭架整枝、除草治虫、收割进仓……门前的菜田,他用砖铺起小路,分区域多样种植;屋后的空地,他买来果树苗,根据采光需求合理栽种;院旁的边角,他栽上了瓜果,增加藤蔓上牵的空间。院子里的每一块土地,都那样充满着温情!

            父亲在身边,真好!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传递正能量的那许多人和事儿(5)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lzacyx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