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一位朋友发了一个想法:
我们大多都是按世俗的活法走完这一生,读书毕业后找个工作,60多岁退休,这还算比较成功的。不成功的,可能找不到工作,或者不一定能活到退休。
但是,这真是我们内心想要的人生吗?
年轻时,我们都不喜欢这样,我怎么能这样过一生呢?我的人生我做主,我是独一无二的。但时间久了,就会无能为力,只能按照这个套路来,慢慢就变得体制化了,觉得这才是正常的。
更有甚者,我们会反对一切不按常理出牌的年轻人,说他们天真幼稚。
其实,那不是天真,而是一个人的初心,只是我们忘记了而已。
看到这段话之后,我的脑子里瞬间蹦出来一句歌词:
没有什么能够阻挡,你对自由的向往!
对,就是这个词!
自由!
我们都向往无拘无束、随心所欲的生活。
觉得那就是自由。
但好像……
没有人能够做到真正的随心所欲地生活。
是的,没人!
因为人的欲望是无边无际的,比宇宙还宽广。我们想象的东西可能连宇宙里都没有。
即便是玄幻小说里,那些心里充满着人性的躁动,身体却散发着神一般能量的男主们,也总是有欲而不得的时候。
题外话:这类小说的男主除了躁动的内心和神一般的能力之外,还有一个特征就是女人缘超好,人见人爱。而只要是他也喜欢的女孩,最后都会成为他的女人。我觉得,这是因为作者年少时曾经的爱而不得,留下来许多不甘,在小说里面来自我疗愈了。或者是作者超级厉害,看透了人性人心,知道这么写能够吸引一大批需要自我疗愈的少男少女,甚至是老男老女趋之若鹜。
网络写手确实需要这种功力!翻译一下就是:来吧,一起意淫!
扯远了。
回来咱们再说说自由。
当我们的欲望连宇宙都不能容纳的时候,这个时候,你说你想自由,按照你的欲念,随心所欲地生活,那的确不可能。
但是我不想说,放下欲望你就自由了。
想要自己达到一种完全没有欲望的境界,这本身不也是一种很强的欲望吗?这是个悖论。
人,不是神。
不可能随心所欲,心想事成。
人,不是云。
不可能随风飘过,不带走一丝欲望。
那这么看来,我们永远也实现不了自由了?
是的!如果我们只是单单强调,我想自由,那永远也实现不了。
因为没有绝对的自由。
自由永远都在我们的内心当中。
那什么是自由?
我们先来说说前面提到的那句歌词。
那是许巍在歌曲《蓝莲花》里面的歌词,据说是写给玄奘法师的。
玄奘法师西土取经的故事,大家都是知道的,他坚信佛经对于东土的子民有教化的作用,进而可以让大唐实现和谐社会。
所以他坚定地踏上了西行的路途,最终取回了真经。
从某种角度来说他是实现了自由的。 但我并不是说,只有宗教可以使人实现自由。而是想借助玄奘的故事阐述一下我对自由的理解。
所谓的自由就是:
你对世界的认知和理解,加上你的能力,能够实现你的欲望。
所以一个人如果觉得自己没有实现自由,要么是对世界的认知不全面。要么是自己的能力还不够。或者是自己的欲望,相对于能力和认真知来说是不切实际的。
所以仅仅以放下欲望来达到自由并不可取。
在世俗中实现了自由的一种直观感受就是:有一件事,让你“忘我”地热爱和无怨无悔地付出。
最有代表性的例子就是:匠人全身心的投入,研究打磨自己的作品。这个过程当中他就是自由的。
实现自由的途径有很多。
即便是贩夫走卒也可以实现自己的自由。
如此说来“自由”其实也没有那么高大上。
自由可大可小,可长可短。有些人的自由可能恰恰是阻碍他向更高一层次发展的原因。
自由是相对的。
是一个人的认知、能力和欲望互为参照物的运动系统,当三者的速度、方向相同时,人的感觉相对平静、满足。既是所谓的自由。
这就是戏说版的自由相对论。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