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新闻“震惊”频频|面对早已泛滥的标题刺激我们该怎么办?

新闻“震惊”频频|面对早已泛滥的标题刺激我们该怎么办?

作者: 6d29a9c5bfa9 | 来源:发表于2017-03-02 09:10 被阅读338次
Photo by John Mark Kuznietsov

前些日子看了一个微信推送,文中描述了当下某些媒体/自媒体为了夺人眼球毫无下限,新闻标题名不副实文不对题的普遍现象——标题含有“震惊、惊呆了、触目惊心、xx震怒、xx慌了、xxx都沉默了”的新闻……说老实话,我是十分讨厌这种哗众取宠的文风,完全背离了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

讨厌归讨厌,这种早已泛滥的标题刺激游戏还是每天如潮水般涌来。对这个现象有以下几点思考:

1. 去中间化,广泛地阅读“第一手新闻”

存在就是合理。现代生活节奏太快,社会运行效率太高,现代人没多大兴趣读长篇大论,挖空心思快快快,结果速度呈上来。高效率是刚需,满足了刚性需求就能盈利,所以对效率无限追求大概率会导致传播出现偏差,自然会出现哗众取宠这样那样的幺蛾子。

幺蛾子大概率出现,我们就得主动规避风险。如何规避?广泛地看直接叙述新闻事实的“第一手新闻”,尽量少看各种新闻分析类文章或者夹杂着倾向情感叙述的新闻(不看几乎是不可能的)。一则培养自己挖掘事实的能力,二是避免别人的错误引导。

众所周知,媒体或多或少都带有一定的立场。所以我们就得广泛地阅读,对照着消化,在自己的脑海中拼凑出较为真实、完整的事实。

较为有代表性的媒体/平台:xx市场播报、xxx24小时财经直播、xxx见闻PRO版直播栏目。

2.不要因为某一两个新闻碎片而high起来,试图寻找各种新闻背后的逻辑

基于1对效率的分析,现代人疯狂追逐结果。对结论/结果过于重视,忽略推导过程,难免容易情绪化——需要不停地进行外在刺激,尺度越大,越瞠目结舌越好,不看各种“震惊”就high不起来。high完以后,再寻找下一个更为“震惊”新闻碎片,再high。这一系列的过程就像烟花一样,燃烧时最美丽,燃烧后空无一物。

我们应该平静自己,慢下来,花点时间抽丝剥茧分析一下新闻的逻辑关系,也就是今天的“震惊”结果到底是什么原因造成的?过去的哪些新闻导致了今天的这些新闻的发生?过去的新闻是怎样发生了作用(为今天的新闻埋下了怎样的伏笔)?众所周知,“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随着新闻碎片迸发出各种情感是“鱼”,寻找出新闻之间的逻辑关系是“渔”,学会了“渔”才能有更多的“鱼”,才能更加胸有成竹、气定神闲。

其实1和2根本原因在于社会运行的效率越来越高。方法论是既要正着来,直接去中间化阅读“第一手新闻”,又得反着搞,寻找新闻的逻辑学会“渔”的方法。两种方法互为补充,辩证统一。

3.多从宏观上考量,把握主流、主线和大趋势

仔细分析,这些所谓的“震惊”其实扯来扯去扯破天就是一件小事。960万+300万平方公里的国度和莞尔小国的处事风格注定是不一样的,我们讲究的是大气磅礴、大国动员力、极高的组织执行效率。每天在这片富饶美丽神奇的土地上发生的事情跟其他国家相比,根本就不是一个量级。作为这片辽阔澎湃的土地海洋哺育长大的子孙后代,泱泱大国之一员,我们最应该从这片风水宝地上汲取的是:想问题做事情要把握好主流、主线、大趋势。

这其实是很现实的要求。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整体社会效率不断提高、疆土辽阔发生的事情太多太多,不把握脉络框架,纠结痴情于枝蔓细节上,终究淹没在无数的事情里。时间有限,说白了各种各样的“震惊”是历史洪流中的无效信息,是需要过滤删除,它们会被历史无情地淘汰。时间最贵,应该在人生最为精力充沛的黄金时段把握好趋势,弄懂什么才真正影响着国计民生,跟着主流撸起袖子加油干。追逐这些小事最为麻烦的是浪费了宝贵的时间,自己没有拼命打铁,在效率水涨船高的大背景下很容易被高效运行的社会无差异地筛选、无情地抛弃。

生命太短、时间太少、效率太高,很多信息自然而然地成了无效信息。这个世界有太多谜团悲剧,深究下去会索然无味。why?因为整个世界的基调是可控的,很多事情注定会发生、真相注定湮没在历史里。我们应尽可能地了解世界前进的趋势,顺势而为,活在当下。

想明白了这些,泛滥成灾的标题刺激,基本上能应对自如。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新闻“震惊”频频|面对早已泛滥的标题刺激我们该怎么办?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lzatgt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