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和文化心理咨询中心
王建花原创分享第1040天第1119篇
咨询累计:本周2次,总1533次
【咨询感悟】
拥有好习惯的孩子背后一定有一个懂得尊重,与孩子有充足的爱的流动的父母,有爱的流动,孩子的心就是充满愉悦和快乐的,他能够感觉到自己是被爱的,自己的需要是可以得到的。
-1-
婴儿是父母内心世界的一面镜子
婴儿时极其细腻敏感的存在,它像镜子一样,反映父母的内心世界。
有麻麻说:怀大宝时,心态一直很平和,情绪很稳定,每一步几乎是按照书上的知识和医生要求的而来,小心翼翼。大宝出来后,看起来与其他小朋友就是不一样,感觉他是有满满的安全感和爱,连眼神都泛着光,不会无端的哭闹。
怀小宝的时候因为经历过几次比较大的情绪波动,出生后的他明显在需求第一时间得不到满足的时候就会立马焦躁起来,很容易不安,即使得到大人的抚慰,也需要好一会儿。
-2-
孩子和母亲的相处关系?
孩子越小,与抚育者的关系对其一生的影响越重大;越是严重的心理创伤,越是多发于生命早期。妈妈在婴儿期亲密育儿,辛苦两年,换来的是孩子终身的安全感和幸福基础。
在心灵成长过程中,最难疗愈的是母婴关系中的创伤。婴儿若在孤独中学会坚强独立,比如过早学会独立入睡、自我安抚,那么他一辈子的生命底色都将孤独灰暗。最深层的痛苦会以各种让人难以理解的形式出现,比如成年后事业有成、夫妻和睦,但就是体验不到发自内心的亲密和快乐。
母婴关系决定人生的起点,孩子通过内化与父母的情感关系来学习成长,童年的关系模式与长大后的事业、婚恋、养育等,有着丝丝入扣的对应。自己童年灰暗的父母,会把心理创伤传递给孩子,无论意识上多希望孩子不再受苦,但潜意识总在制造相同的陷阱。
-3-
如何让孩子拥有安全感?
哭泣免疫法、哭泣控制法等行为主义婴儿训练法,破坏婴儿的“全能自恋”,让他吃惊地发现“这个世界居然不如我所愿,我哭的时候居然得不到及时回应”。也许母亲知识掐着表延迟了5分钟回应,但在尚未形成逻辑性空间思维能力的婴儿的感觉里,整个世界开始崩塌,地狱般的煎熬似乎永无尽头。
行为主义婴儿训练法确实会有效,但其效应建立在婴儿对母亲及时回应自己感到绝望的基础上。一个生命最初的几年里体验到的都是绝望的滋味,那么他一辈子的生命底色都将孤独灰暗。
3~6岁之间的心理创伤可以通过领悟分析来疗愈,而绝望的母婴关系通常需要持续几年甚至十几年的心理咨询,来温暖生命最初的孤独。
只有拥有足够的安全感,孩子才能走向独立。
2022.12.29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