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关于教育叙事
弄清楚了什么是教育叙事,它有什么特点,教师为什么要进行教育叙事,以及它与教育随笔的不同之处。
2.关于教育案例
案例是浓缩的教育随笔,是工具化的教育叙事;涵盖德育、教学和管理等领域,包含课例(详细讲解了课例研究报告的撰写);可以分为“自然呈现型”和“行动研究型”两类。了解了教育案例写作的误区以及相关建议。
3.关于论文
中小幼教师的论文应该是在大量实践积累之上的提炼,同时应该有理论支撑。先做课题,再写论文。
论文常见的结构类型:并列式,递进式,圆周式,多维式,混搭式。
小论文和大论文写作时应该注意些什么。
论文的写作重点是定论点,搭框架;写作基础是教育实践和案例的积累;写作关键是罗辑思维训练。
4.关于学习共同体
佐藤学教授认为,“学习共同体”是未来学校的主要形态,学习共同体就是相互倾听,不让一位孩子掉队,每个人(包括学校管理者、老师、家长)都成为学习的主体,都具有学习探究的精神。
因此,打造一个“学习共同体”学校,需要建立四个“共同体”部分:
一是以师生互动、生生互动、人与教学内容互动为主的“课堂学习共同体”;
二是以教师共同备课、互评互助、课例分析为主要活动的“教师学习共同体”,可以建立专题学习机制、共同备课机制、课例评析机;
三是以学校管理、服务人员为主体的“管理学习共同体”,延伸到上级教育行政主管部门,以及学校周边参与综合治理的伙伴单位,还有能为学校提供社会教育资源的各类单位或团体,充分整合这些管理资源为师生服务;
四是以家校协同育人为出发点的“家校学习共同体”,通过搭建专业培训和互动沟通的两个平台,让教师成为家庭教育“指导师”,让家长成为学校教育“合伙人”。
5.关于陈静静《佐贺的超级阿嬷》课例研究报告
这篇文章属于教育叙事中的行动研究报告,结构完整,内涵丰富。
仔细看下来可以发现,整个报告按照学情分析、学习环境重新设计、文本选择与解读、学习设计、侧耳倾听串联起课堂中的故事、课后研讨与反思的结构展开,和PPT中关于课例研究报告撰写指南里的环节全都一一对应上了。
所以这对我们今后写课题研究报告是一个很好的参考范例。
作者的学情分析十分到位,在选择教学内容时也从学生角度出发去考虑学生想学什么更适合学什么,而不是从自身出发去考虑自己让他们学什么。
“首先要建立学生相互协同、相互倾听的关系,而且要有更充分的时间让学生深度学习,时间要长一些。”——需要时间,是一个过程。
“让所有人进入这样的环境之后,卸下防备、卸下包袱,化解不安,舒缓心情。同时,这个环境创设是想让每一个人有明显的平等感,有被尊重、被礼遇的感觉,这可在很大程度上刺激人的自尊心和自豪感,会激发人自尊的需求和潜能,让这些孩子形成一种“我值得被好好对待”的自尊感,这对人的自我意识的发展具有巨大的激励作用。”——学习环境的教育功能和作用。
“如果说学习共同体有什么特别之处的话,首先就是给予所有孩子平等和安全,这样学习才能真正发生。”
“知识的传递是重要的,但是获得知识的过程更为重要。因为在获取知识的过程中孩子可以习得学习知识的方法,进而学会学习。”
“学习共同体的方法不是慢,而是“慢慢地变快”的过程,随着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提升,学生倾听能力和合作能力的不断增强,学习共同体的课堂效果会不断突显,这已经得到了实践的证明。”
6.关于自主学习
“学生在自主学习的过程中获得的学习方法可以迁移。此外,学生在自主探究的过程中,会产生力量感,他们开始相信自己的探索和判断,建立起对学习的自信和兴趣,这样获得的学习能力将更为持久,甚至可以持续终身。”
自主学习关注自我动机,自我需求,自我责任,自我实现,自我评价等等,真正体现了“以学生为本”的理念。
有关“自主学习”这些概念层次的理解怎样在教育教学中实施?其实施模式大致有几个阶段划分?——确定学习目标,选择学习内容,执行学习策略,总结学习成果,以及整体阶段中的自我监控等。
作为一节课,一个教育场景,自主学习或者自我教育在哪些环节中可以深度实现,哪些环节中需要与他主、互助、协作等不同学习方式融合,需要不断拓展深入。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