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自发性是一种怎样的好品质

自发性是一种怎样的好品质

作者: 此时此地研究所 | 来源:发表于2018-11-24 12:16 被阅读0次

1

 先理解这个词 

自发性(Spontaneity),这个词的英文解释翻译成中文是:一种自发的状态和品质,由内在过程所驱动的行动、冲动、行为。

Spontaneity:the state or quality of being spontaneous. (often plural) the exhibiting of actions, impulses, or behaviour that are stimulated by internal processes.

我们早期使用中文时,使用的都是与其相近的词语,比如:主动性。主动性或自主性,都只表达了自发性里“没有外力干预或限制”的意思,但是内在的历程却难以言尽。

自发性,它需要是自然的,无需规划、努力、盘算的,即刻的无意识的行动或冲动。

Spontaneous: coming or resulting from a natural impulse or tendency; without effort or premeditation; natural and unconstrained; unplanned...

我考虑,正因为我们的文化里长久以来倡导的是“三思而后行”,因此这种鼓励“无意识地做出反应”的词近代才被引用,并从心理学领域进入我们的视野。

做到自发性中的“即刻”,有一个重要的前提:行动者能够快速地完成一个内在过程

2

 内在过程 

我来引入DvT戏剧疗法中的NFAE内在循环,来说明内在过程的特点。此前我的文章里也提及过。

N:Noticing观察。感官上接收到的关于发生的事情和变化的信息。

F:Feeling感受。情感上和认知上对于上面这个发生的解读。

A:Animating形象化。在我们身体的某一处酝酿着做出行动或回应的状态。

E:Expressing表达。做出、完成A过程中所想象和酝酿的行动或状态。

我们每一刻做出的行为,都可以理解是与正在发生着的事物的(一来二去的)互动,我们需要经历“观察-感受-形象化-表达”的过程,由内而外地完成。换句话说,最后一步的表达(也就是外在举动),是在前面所有看起来不动声色的内在过程基础上做出的。

这个过程进行得顺利,也不过就是在1-2秒内就发生了。然而实际的情况是,我们都会有卡住的时候。我们可能卡在N-F-A-E的某个环节。而对于东方人来讲,特别在A和E的环节里,我们倾向于卡住。

我们可能会因为某类事件而卡住。当发生特定事情的时候,身体僵住了不知所措、或是总是一味做出某一种反应,这就是我们在面对特定生命议题的时候行为上的偏好和模式。

3

 无法自发性地表达 

无法自发性地表达,可能会这样呈现:

- 有所迟疑。这可能特别发生在我们发表自己的想法、观点的时候,在我们担忧自己的表达是否准确有据而充分地打完腹稿之后,我们已经错过了表达的最佳时刻。

- 没有反应。我们可能对于任何的褒奖、贬抑,或任何能激起我们内在感受的外在刺激,都展现出一副尴尬而不失礼貌的微笑。如此而已。

- 事后不满。发生了一件事,事发当场没有作为,但内心却仍有波澜,事后需要和他人分享事情经过,其中通常带着抱怨的情绪。

- 迎合挣扎。对现状有自己的内在反应,但在群体里却无法呈现或无法找到恰当的呈现方式,在迎合与“迎合的不满”中挣扎。

以上的状态,对我们内在是一种极大的消耗。我们总会觉得生命里缺少了点什么,因为在一个一个的当下,我们都没有“完成”。我们的内心会伴随着一种缺憾感,因为我们和自己是失联的。这种感觉,带来的是更多的僵化或抱怨,而不是建设性与创造性。

4

 发展自发性 

我在刚刚开始接受DvT训练的时候,也体会过或是表现出上面的情况。DvT像浓缩在1小时内的人生,让我们经验此生必须工作的卡点。因而现在带领新团体时,成员的一些困惑与不知所措我非常能够体会。

有一次的团体玩耍中,团体来到一个时刻:绝大多数人在做一个向中间跪倒膜拜的动作。这次玩耍结束后有成员表达,在那个时刻TA并不喜欢这个动作,心里想“凭什么要膜拜”。再深入探寻,TA说,TA当时看着绝大多数人都在跪拜,心想大家都太配合了吧,有不满、有不知所措,不知道自己是否应该演戏、迎合,但是似乎也没能摆脱这个动作。

正因为DvT不是在演戏,没有一个任务或者角色的设定,所以成员更被支持去经验那一刻作为“自己”最真实的感受。

这就有一个机会给到成员,去觉察这个跪拜的动作引起了自己的哪部分不适,身体上或情绪上或是念头上,对于没有摆脱这个动作、似乎仍有迎合的自己又有什么样的感受,以及那一刻尴尬地做一些配合的动作是不是唯一的选择。也许这一次只是一个开端,但是未来的团体中,这位成员就有机会更贴近地感受并发展可能性。

在DvT里,我们就是透过一次次的经验(可以是舒服的或不舒服的),成为更有觉知、更有力量接纳选择、即刻完成内在过程的个体。因此,DvT有时候是充满挑战的,它不总在我们的舒适区里工作。

DvT是即兴的互动,且一直出其不意地进行。在长程团体或一对一治疗中,一些模式或议题会以不同面貌反复出现,也就给到团体成员或一对一来访者觉察和转化的机会。

好消息是,提升了自发性的我们会:

- 因为了解和照顾到自己而感到满足。自发性的每一刻行动,都是对欲望的回应。也许满足它,也许留意到它不被满足,但这些都能带来“满足感”。这远远胜过“不知道怎么了,只是怅然若失”。

- 当下而自在,减少了遗憾和焦虑感。自发性让我们处于每一个“此刻”,能量不再浪费在为过去所遗憾或为将来所焦虑之上。能量用到了该用的地方,人少掉很多无谓的干扰,变得从容确定。

- 更自如地和人/事/物产生交互。卡点消融于个体之内,我们和他人或事件之间形成了自然的流动,有所往来,真实而顺畅。眼中所见以及别人眼中的自己,都仿佛变得可爱了起来。

5

 最 后 

自发性,就是自然地让事情发生,原本是自然的过程。但在内在千万个不同的声音面前,就变得障碍重重。

我们做出某项决策/行动,往往是自我的一个面向耗费精力说服其余诸多面向的过程,因此迟迟无法抉择和行动,陷入焦虑和紧张。

而在自发性之下,我们如同找到了千万个自我面向背后那个确定的声音,让一切自然流动,松弛以对。在每一个当下,由内在流动出一个自然的发生,让自己的生命不再充满那么多的“未完成事件”。

 Q&A 

Q:自发性提升,是不是意味着我动作更大、更热情主动?

A:自发,也许意味着我们在NFAE的“表达”这个环节能够更加顺畅,但也不意味着外在表达一定是非常显著的举动。

每个个体的内在处理系统不同,面临同样的环境或情形,都可以有不同的表达。这个不同,可以体现在情绪状态、声音大小、动作幅度等等。

即使都呈现为“没有外在动作”,但,“完成了内在循环而外在没有动作”,与“没有完成内在循环而不知所措的感觉”是不一样的。如果经历过这两种状态的人就清楚,后者是卡住的难受,前者则没有这种难受。

区别,就在于“觉察”二字。有觉察的情况下,即使没有做出外在举动,但完成了这个过程,因为此时我们是主动的“抉择者”。

而肢体的表现幅度包括在肢体表达性方面,DvT在这方面是有很大帮助的,但也许不应与自发性混为一谈。

◆作者◆

撰文 | Jaimie@一炉米嬉戏场

编辑 | Jaimie

图片 | DvT茶

原创文章,关注、转发或打赏都是一种爱

使用本文文字、图片或转载须联系作者获得授权

相关文章

  • 自发性是一种怎样的好品质

    1 先理解这个词 自发性(Spontaneity),这个词的英文解释翻译成中文是:一种自发的状态和品质,由内在过程...

  • 品质

    不被外界所影响,是怎样的一种优秀品质!

  • 坚持是一种好品质

    坚持是一种好品质。可惜,年少时不懂,等懂了,人到中年。 记得开始写毛笔字,是在约七八岁时的暑假里,父亲教我做的一件...

  • 坚持,是一种好品质

    好多事情,没有坚持下来,造成好多遗憾。比如体重控制,比如英语学习,比如自律生活,比如珍惜时光,比如好好说话,比如耐...

  • 节俭是一种好品质

    “吝啬在有的时候和节约一样是一种优秀的品质。” 一个人若想获得财富,先得具有克制欲望的力量。经营一切事业的资本,都...

  • 品质是怎样炼成的?

    品质是怎样炼成的? ——对品质的一点思考 品质是做出来的,而不是查出来的。 “做”指生产;“查”指查验。生产者是...

  • 品质是怎样炼成的?

    品质是做出来的,而不是查出来的。 “做”指生产;“查”指查验。生产者是工人,查验者是质检。品质是做出来的,而不是查...

  • 什么是好的品质

    今天看了一篇文章,写的徐静蕾和黄立行。徐静蕾说:好的伴侣是我时常有病,你永远有药。徐静蕾这位大才女,对生活对婚姻伴...

  • 勇敢

    勇敢是个好品质。 他让我们坚定自己的选择,对着自己的选择负责并用心对待。 我喜欢这个品质。是一种发光的品质。 面对...

  • 习惯

    习惯是一种力量,一种自发性推动人行动的力量。亳无疑问好习惯推动好行动,坏习带来坏行动。 心理学表明,形成或改变一个...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自发性是一种怎样的好品质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lzgeq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