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今天是新学年的第一天上班,原本计划得好好的,8点前第一个到核酸点排队,然后上班,时间将会非常从容!
然而,我的如意算盘竟然又被莫名其妙的磨蹭打乱了……
等我准备出门时,离开会只差20分钟了!
要知道,新学年的第一次全校大会特别重要,考勤也很严格。对我这样一个容易掐点的人来说,真是很要命!
胡乱扒了口饭,亲亲抱抱小家伙,着急慌忙就往下跑,冲到三楼时才发现没戴遮阳帽,又折返回去拿……
扫上共享单车时,又过了5分钟,时间好紧啊!
2
除了家里的卫生间,骑车路上也是我最喜欢的地方。
飞驰在风中,觉察力便慢慢升起来。我看到了自己的焦虑和慌忙、身体的紧绷和心跳的加速。
不还有一刻钟吗?至少不迟到吧!最多坐在领导眼皮子底下而已。想到这里,心底便踏实了一些。
然后就有了更深的觉察:
为啥每到开学的第一次大会我都这么紧张?
为啥每次都想早到,可每次却都掐点?甚至会晚一两分钟?
可能的答案是:
意识里认为应该早到,可潜意识不愿意,它不愿意上班,也不愿意见人,不愿意打招呼。一个多月没见同事,一见面就寒暄,对我这样内向的宅女来说,会不舒服。
看到这些,稍微有点平静,可脑袋的分析、评判又让我紧张起来。所谓的内向和宅,其实都对自己的评判啊。
所以继续回到呼吸上,回到身体的动作上……
我发现,一旦我让注意力回到真实的感受上,一旦我开始向内“看”,心便很快又静下来。
就这样,和紧张呆在一起,竟然能不知不觉中就到了校门口。一看手机,我乐了!哈,还有6分钟!从容地进校上楼,从容地上了个厕所,又幸运地找到一个靠后的位置坐下来。
3
以往,每次最紧张的,就是大会前后,面对一个多月未见的同事,凑到一起寒暄。这种紧张倒没多么严重,但一直弥散在每一个和不熟的人相处的瞬间。
一紧张,话就多;话一多,就说错。
那种刻在骨子里的局促不安,即使已经在职场里摸爬摸爬滚打了将近20年,依然没有变样。
而以往的每一次,我都是在迷迷糊糊中被紧张裹挟着往前走。这次因为有了前面的觉察,竟然感觉还好。每次一觉察到紧张,便让注意力回到内在。
于是,我竟然发现,无论跟哪个同事打招呼,都还好,不会再没话找话地找人说话。
我甚至在不想说话时就不看别人,也不在意别人怎么看,低头干自己的事。
4
开完两个会,赶紧回去搬家。我发现,这一次我也比以前从容了很多,不急不徐地搬东西。一旦焦虑冒出来,动作加快,只要让注意力回到自己的身上和动作上,心便安然了一些。
当然不只是搬家、收拾办公室。同时还要收集并审核学生和共居者的双码。
果不其然,还是有家长提交的信息不符合要求。几分钟内,便收到两位家长说没做核酸,心里的怨念油然而生:这几天三番五次强调这件事,竟然还会出这个问题!
就在怨念和烦躁的情绪互相裹挟着加剧时,注意力突然而至,霎那间,我看到了这些不断翻涌的东西。
而当我再次坚定地看着它们时,念头和情绪竟然慢慢地剥离开来,变成了毫无能量的两个东西,越来越淡,最后飘走了……
然后,我平静地去看家长后面的回复,就看到了他们的不易。
第一位家长是因为单位特殊,只能今天下午两点做核酸,外面还做不了;
第二位家长是孩子爸爸太忙了,昨天没法做核酸……
每个人之所以做出某种行为,都是因为有某些原因。看见事情背后的原因,便看见了这个人。
老师说:人与人之间的交流,根本不是言语的交流,感受比言语要快数十倍,即使两个人相隔很远。
我平和地发短信过去,对方竟然很有歉意地再回过来。感觉还好。
5
后来又发生了一件事。
听到一位家长对人说:老二班主任每次发的语音或写那么长的话,我从来都不听,也不看。我们家老二很聪明,每次没考好,都会哇哇大哭,她就会跟我联系,让我对孩子好一些,不要打他……
刚听到这个消息时,我的心里迅速升起了愤怒。
扪心自问,我用心对待每个孩子,对他儿子也是尽心尽力,一视同仁。不想却被如此对待。若是以前,估计我肺都要气炸了!
可突然间,就平静下来。直到现在想起这件事情,心中也毫无波澜。
6
这一天收拾东西非常慢,中间穿插着各种事情,上报各种数据,各种临时的、琐碎的任务接踵而至。可自始至终,我的情绪都不像之前那样起起伏伏;晚上去买衣服,试了七八件,都没有合适的,也不觉得糟糕。对即将到来的学生和开学,以及后面更大的压力,也失去了往日的焦灼感。
“应无所住,而生其心。”
虽然是很平常的一天,虽然是很琐碎的事情,但是因为有了一点点觉察,反而心里生出很多淡淡的喜悦来。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