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见识》共度第三章:

《见识》共度第三章:

作者: 爱莉莉 | 来源:发表于2018-07-13 11:37 被阅读0次

我们和天才相差有多远

文中举了四位诺贝尔得奖者的例子。有三位诺贝尔得奖是非常聪明的人,头脑极其敏锐,智力上也是让人望其项背。但是有一位是智力平平,但是非常善于深入思考,并且是靠长期努力所取得的成就。

这个例证说明,智力只是成功的诸多因素之一,远不是决定性因素。

天才的大脑和我们常人的大脑在生理上有一些明显的不同吗?

文中举出了爱因斯坦的例子,爱因斯坦去世后,很多科学家对他的脑部进行了研究,但最终的结果都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没有一个统一的结论,所以人们认为,爱因斯坦的大脑可能和常人大脑并没有太多的不同。

事实上,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天赋,有的人记忆力好,有的人善于思考,很难用一把尺子度量,人类发明了智商情商等一大堆指标,就是因为人的天赋是全方位的,不是单一的,所以不能用一种量化的指标给人贴上标签。

那么爱因斯坦,和常人最大的不同体现在哪里呢?

1、爱因斯坦善于提出问题。

2、爱因斯坦善于做白日梦。也就是脑子不受约束的,胡乱的想象各种情景,然后从中总结规律。而我们大部分人的思维方式,常常受到教育和周围人思维的约束。

3、爱因斯坦是一个非常有恒心的人。他对自己的观点执着,并且愿意为寻找出答案,花上一辈子的时间。

凡是天才一定有过人之处,但是我们和他们之间的差异,可能不是生理上的差异,而是在其他方面,比如认识上,见识上,勇气上或方法上,所以我们应该多学习他们做事情的方法。

起跑线和玻璃心

起跑线:听过最多的一句话是,不能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但是一开始赢不代表一辈子都赢,人生是一场马拉松的长跑,不是一开始跑得快的人才能赢到最后,而是为数不多坚持跑下来的人。

玻璃心:一个人的一生很难永远都有好运气,一旦遇到挫折,便会惊慌失措,抑郁不振,这样的人便是玻璃心。

聪明的人应该练就一颗永远摔不坏的心脏,有一颗强大的心脏,自己总是能够不断坚持的跑下去,即使跌倒,也能不断爬起来,如果还能一边跑一边欣赏路边的风景,那就更好了,最终跑到终点的人都会是这样的人。

论运气

文中讲述了美国第33任总统杜鲁门的事迹,他从出生开始就是各种的不顺,遭遇到各式各样的生活打击,但是最后他却当上了美国第33任总统,他是如何做到的呢?

第一就是耐心,他有足够的耐心,等到了他时来运转的时候。人总是有运气好的时候和运气不好的时候。其实人在运气不好的时候,最需要的不是盲目的努力,而是慢下来思考,有耐心的做事情。

永远记得,时间是你的朋友,而时机不是。

第二是他善于把过去开始没有多大用处的经历,变成帮助他日后成功的财富。这个社会不是强者生存,而是适者生存。

我们应该持有的心态:在成功时,感谢帮助过自己的人,感谢上天安排的命运,在厄运中泰然自若,看清自己,或许更容易等到时来运转的时候。

如果我们努力了,运气依然没有来,怎么办呢?

问心无愧是我们唯一稳得的报酬,因为我们能做的不过是尽人事听天命而已。

比贫穷更可怕的是什么?

贫穷不是孩子不能成功的理由。而失去对生活的希望才是。

生活中由俭入奢容易,反过来则千难万险。

活的诸事不顺的人都有三个共同的问题。

1、缺乏见识。很多人讲道理,永远讲不通,是他们的视野被局限了,他们的认知水平根本不在一个平面上。

2、缺乏爱。缺乏爱的人难以大气,不大气的人做不成大事。

3、缺乏规矩。

谈见识。

一个人最终能走多远,取决于见识的高低,而不是自己简单的努力,见识的高低取决于我们的环境。我们常讲名师出高徒,所以要比自己好的人为伍,实际上就是为了提高我们的见识。

应该有高瞻远瞩的姿态,把目光放长远,不要为眼前的一点点成就而沾沾自喜。

凡事也要讲究尺度,从细小的角度看,宏观的东西是不可能全面的,从宏观的角度看,细小的东西也不可能真切,所以如何把握度,让他们相辅相成,才是一种艺术。

阅读的意义。

1、交友。

钱钟书在《围城》里讲了这个观点。借书有利于男女之间的交往,因为年轻的男女交往总不免害羞。借书是一个借口,借一次,还一次,至少接触了两次。考虑到还会谈一点书中内容,接触的机会就远不止两次之多了。

2、改变当下的生活方式。

苏格拉底临死前说:“未经审视的人生不值得度过。而审视的人生需要有闲暇。

生活在快节奏的社会中,各种知识和资讯让我们应接不暇,使得我们没有闲暇时间来思考。读书则不同,尤其是读纸质书,必须有较长时间不做其他事情,这样才能入境。正因为不得不把手中的事情放在一旁,才能审视人生。

一本好书,本身也可以帮助我们从新认识自己,认清世界,弄清心头百思不得其解的疑惑,并最终成为一个更好的人。

阅读可以让我们在冷酷无情的科技时代获得喘息,而且能重启大脑深入思考的功能,还是抵抗狭隘、思想控制坏人舆论支配的方式。

每个人都可以选择他的生活方式,但阅读本身就是一种生活方式。

“study as if you were to live forever,live as if you were to die tomorrow”翻译成中文应该是:“终身学习,向死而生”。

相关文章

  • 《见识》共度第三章:

    我们和天才相差有多远 文中举了四位诺贝尔得奖者的例子。有三位诺贝尔得奖是非常聪明的人,头脑极其敏锐,智力上也是让人...

  • 用见识撑大你的格局

    用见识撑大你的格局 文/王子姐姐 书籍:《见识》 进度:第三章谈谈见识 今天阅读完第三章,有以下收获与大家分享: ...

  • 【读书笔记2018.7.13】见识之路慢慢走

    书目:《见识》 进度:第三章《谈谈见识》 字数:754 《见识》这本书的书名很有吸引力,看到“谈谈见识”这样的标题...

  • 第三章

    决定成败的不是智商,而是见识 书目:《见识》 进度:第三章《谈谈见识》 字数:634 许多被称为天才的人,他们并不...

  • 2018-07-12《见识》第三章读书笔记

    《见识》第三章(602字) 一、从见识、爱、和规矩上培养孩子(和培养自己) 整个第三章,我能被触动的大概就是这句话...

  • 心存敬畏,行有所止

    共读《见识》Day3 心存敬畏,行有所止 第三章 关于见识 读后感 终于谈到“见识”了。 “见识”这个词很经常被人...

  • 以见识突破局限

    5378-晓晓字数: 本书的书名为《见识》,第三章标题为“见识”,虽然知道见识的重要性,但是却很难把见识这么宽泛的...

  • 最近碎碎念Day16

    今日剽悍: 1、重复阅读《见识》第三章 和第四章 2、写《见识》第三章的读后感悟。 3、晨读输入输出打卡 4、陪伴...

  • 《见识》共度第七章:

    商业的本质 现在当网购节约了我们大量的时间,提供了越来越多的便利之后,我们多出来的时间和金钱都来做什么了呢? 大多...

  • 见识

    书目:见识 进度:第三章《谈谈见识》 字数: 作者说,比缺钱更可怕的事情有三样:缺乏见识、缺乏爱、缺乏规矩。我认为...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见识》共度第三章: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lzjjp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