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分享文章】难道你没发现,其实你和马云一样有钱

【分享文章】难道你没发现,其实你和马云一样有钱

作者: 成长中的一尾鱼 | 来源:发表于2021-08-23 22:32 被阅读0次

今天,我们来谈谈《庄子》的第二篇《齐物论》,你只需要记住一个观点:用超然的全局观来看问题,就无所谓人生高下、是非善恶。

“齐物论”这个标题到底是什么意思,历史上有五花八门的说法,最简单的道理就是:万事万物无所谓是非对错,无所谓孰优孰劣,大家都差不多。只要你能相同这层道理,人生的幸福感就会迅速飙升。就拿眼下来说,现在是市场经济的时代,绝大多数人都想赚到更多的钱,你已经毕业两年了,你的收入一直没能赶上同班同学,这让你很沮丧。午夜梦回的时候,你总在咬牙切齿地想:“凭什么他们一个月都能挣到两千块,我却只有一千五?”等你理解了《齐物论》,你就能想通了:两千和一千五有区别吗?还不都是一回事吗?

等你抬头看看九天翱翔的大鹏,比如马云和李嘉诚,你也能想得通:吃低保和当首付有区别吗?还不都是一回事嘛!

我这样讲,你可能觉得荒谬,但如果你看看历朝历代的名家诗词,就会发现这种价值观其实在诗词里特别常见。举一首大家都熟悉的,《三国演义》的开篇词,一开始是“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这是说在宏大的时间尺度里,多少古往今来的英雄豪杰都灰飞烟灭、无声无息了。“是非成败转头空”,这是说无论英雄们做出过多么辉煌的事业,他们的人生收到多少赞美和非议,转眼都不重要了。虽然今天我们还在仇恨日本鬼子,但谁还在仇恨秦始皇焚书坑儒呢,谁还在意蒙元大军的屠城呢?时间总会冲淡一切。“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不管人们怎么建功立业,怎么为非作歹,青山还是那样的青山,太阳还是那样的太阳,一切都不曾改变。“白发渔樵江渚上,惯看秋月春风。一壶煮酒喜相逢。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多少丰功伟业,悲欢离合,都会变成人们可有可无的谈资。你今天特意在意的这些人,这些事,很可能连后人的谈资都做不了。

我们从《齐物论》的角度一看,三国时代那么多英雄豪杰,最后不都变成演义里的角色了,很少有人在意他们在历史里的真实模样。曹操和刘备谁才是正统,真有那么重要吗?再比如宋朝的大事件里,岳飞如何精忠报国,秦桧如何卖国求荣,主战派和主和派如何斗得你死我活,结果又怎么样呢?人终有一死,国终有一亡,老百姓给宋朝皇帝交粮当差,给金国皇帝一样交粮当差。站在宋朝的立场看,觉得金国人是强盗;站在金国的立场,觉得宋朝人是伪君子、窝囊废,还特别不仗义。孰是孰非,只取决于你站在谁的立场。任何是非对错仅仅是立场问题,角度问题。

《齐物论》还说;“物无非彼,物无非是。自彼则不见,自知则知之。……是亦彼也,彼亦是也。彼亦以是非,此亦以是非。”

这段话很长,大意是说,世界上所有的事情既都是“彼”,也都是“此”;既都是“是”,也都是“非”,这就看你站在哪个角度了。彼就是此,此也是彼;是就是非,非也是是,各有各的道理。如果我们在认识上抛弃是非彼此只见,这就会合于道的枢纽,就像处在一只圆环的中心一样,悠然顺应那是非彼此的无穷变幻。一切事物都有“是”的一面,所以以道的角度来看,无论是小草还是大树,无论丑八怪还是西施,都是一回事。万事万物有所分则必有所成,有所成则必有所毁,整体始终是那个整体。

不同文明都不约而同地提出过“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这个原则,比如我们前边讲过的霍布斯。直到今天,这项原则还被公推为“黄金法则”。我们可以拿这个原则去质问日本鬼子:“难道你们喜欢被侵略吗?”但他们应该会说:“我们当然不喜欢被侵略,但我们发动的战争是正义的解放战争,不是侵略战争。”这就没道理可讲了。

——文章节选于《熊逸书院》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分享文章】难道你没发现,其实你和马云一样有钱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lzlril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