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本哲学小书很值得思考和推荐。伏尔泰将“物质贫瘠和精神困顿哪个更难受?”这个哲学问题,贯穿始终,通过三个方面解答这个问题。
一是,老实人的不断发问。在老实人跌宕起伏的命运波折中,主人公不断追问:“世界是十全十美的吗?命运皆有定数吗?”
老实人的态度,摇摆不定。一次又一次陷入困难,绝望,死亡,灾难之中,又一次又一次奇迹般地生还。一遇到困难,他就开始怀疑“世界的完美”,一旦被解救,他又开始坚信“命运皆有定数”,总是在命运的转折中不断徘徊...但最后还是落在乐观的一头。
二是,哲学家邦格罗斯的人生信念。他是坚信莱布尼茨的乐观主义者。但是在一次次的不幸,磨难,困苦面前,他开始动摇。但是碍于情面,因为他是老实人的导师,不能出尔反尔,无奈之中坚持着“世界是十全十美的,命运皆有定数”的真理。
再他面对火刑时,老天爷下起雨,救了他,于是执行吊刑,行为绳子湿润了,而且打了结,因此没死成。这就是他说的命数。不死是命不当绝,是天意。虽然他偶尔怀疑人生,但还是坚持到底的乐观主义者。
三是,哲学家马丁的悲观论调。和前者形成鲜明对比,他认为“凡事都不会完美,没有十全十美的事儿,世界根本没有快乐可言。”在众多不幸的落难者身上,包括国王,海盗,水手,教士,上尉,总督等形形色色的人物当中,总能证明人生的不幸和悲惨。
在老实人发问的过程中,马丁总是从反面证明乐观主义是悲哀的,愚蠢的,可笑的。然而,老实人却一心向往乐观世界,十全十美的世界,始终如一。
最后,三个人在土耳其老者的言语中,获得了开悟,得到了人生的真谛:种地劳作,可以免除三种灾苦:烦恼,纵欲,饥饿。
是的,当你物质世界非常充裕而精神世界得不到满足的时候,你就会百无聊赖;同样,当你为饥寒交迫的物质匮乏而疲于奔波的时候,你的世界也充满悲苦;只有物质生活自给自足,精神世界略有供养的时候,你才会轻松,自由,安逸,幸福。
我们的人生就是这样在极好和极坏中摇摆不止的,只有调整好心态,平衡好利弊得失才能获得真正的幸福。
最后送给大家,书中引用的柏拉图的一句话:“凡事这个不吃,那个也不受的,都不能说是强健的胃。”对待生活亦是如此,我们如果能真正做到知足常乐而不是挑肥拣瘦,我们必将幸福!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