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我们获得财富的过程来说,债务是避不开的话题。
我们或多或少地都会涉及到债务。
而债务在过去,可能会被传统的观点视为“负面的”选项。
然而,事实并不是这样,债务在很多时候反而会是我们获取财富的一种有利的工具。
比如,现在的企业都会有一定的负债率,我们可以查看上市企业的资料就可以看出来。
而且负债率并不是越低越好,如果负债率太低,说明企业的举债经营能力太低,没有充分挖掘企业的经营潜力。
企业的上升速度会受到限制。
从本质上来说,举债是企业的一种经营手段和融资工具。
对于任何企业,或者经济实体来说,负债是充分挖掘经营潜能的一种有效方法。
通过融资,给企业带来更多的资本资源,从而解决了企业运营的最重要的要素。
如果仅仅使用自由资金,那么企业所能负担的生产规模会大大下降,完全不利于企业的发展。
债务之于个人的关系,与企业类似。
也就是说:
适当地举债对提升我们的财富有好处。
对于个人创业来说,负债也是一种获得更多收益的杠杆手段。
举个例子,如果我们手里有10万元,用于投资,利率10%,则每年有1万元的收入;
如果我们又从银行贷款10万元,贷款利率5%,然后我们拿这10万元去投资,获利的利率仍然是10%,那么我们每年将会有2万元的收入。
扣掉贷款利息的0.5万元,我们净收入为1.5万元。
相比我们不贷款的情况,我们有了更多的收入0.5万元。
这就是贷款能够给我们带来更多的财富增值的例子。
从这个例子可以看出,是否贷款还需要满足一个条件:
投资产生的收益必须大于借贷资金所花费的成本。
也就是投资收益率必须大于借款利率。
通过贷款让我们获得财富增值的逻辑是:
我们想要获得更多的投资收入,只有两种方法:
要么是提高投资本金,要么提高投资收益率。
而通过贷款借贷的方式正是提高投资本金的一种方法。
借贷投资需要注意三点:
1)投资的风险必须是可控的;
2)投资的收益率必须大于借款利率;
3)投资的回收周期必须与借款的资金使用周期匹配。
前两条说的是,我们必须要有可靠的投资能力,能确保借贷来的资金发挥效益,获得问稳定、客观的收益。
后一条说的是,投资方法必须支持按实还本。
也就是说,如果资金的使用周期是三年,在获得相应的收益的前提下,投资的本金必须在三年之内可以撤出投资系统。
这个很容易被忽略,其实,资金的灵活性与投资收益依然是挂钩的。
通常来说,投资收益越高,资金的处置越不灵活。
典型的就是,活期储蓄收益率很低,定期储蓄收益率更高,但资金的处置必须按照规则撤出(比如三年定期,就必须三年后才能撤出本金)。
另外一方面,投资的资金回收期又不能比还款周期短太多,这样会造成资金使用的空仓期,造成投资的总体收益下降。
诚然,借贷对于我们的财富增值来说是有益的,但前提条件是:
借贷来的资金必须用于投资。
如果借贷来的资金不能产生大于其使用成本的收益,那么借贷对于我们的财富增值就是有害的。
而比这个还严重的是:
将借贷资金用于消费。
用举债的方式来消费,会给财富的增值带来非常大的害处。
因为消费相当于把借来的本金花掉,那之后,我们需要用我们的收入来填充这个预先设定的“窟窿”。
原本这部分收入是需要用于未来增值的。
除此之外,我们还要拿出另一部分收入来支付借贷的利息。
这相当于我们当时用借贷资金购买的产品,实际价格比正常情况下多出了利息的部分。
考虑到借贷消费多数情况下是因为手里资金并不充裕,才选择的借贷这种方法,其带来的危害比想象中的还要大。
也就是说,并不健康的财务系统将会因为借贷消费而雪上加霜。
从本质上来说,借贷消费属于提前消费、提前享受。
我们常说,让财富增值的方法是延迟享受。
而借贷消费这种提前享受的举动小则会让我们的财富增值系统遭到破坏,大则会让我们陷入财务危机。
我们应该充分认识到:
如果需要借贷消费,那就是我们还没有达到这种消费的层次。
或者说,我们还没有能力来负担我们想要的消费。
此时,我们能做的就是:
清醒地认识自我的赚钱能力,从而降低我们的消费要求。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