哥哥从景东拉回来的甘蔗已经卖了一半,因为要去往香格里拉拉货,只好把甘蔗下到了姑姑家车库里,临走嘱咐我和小丫头先代他卖两天。
但甘蔗既长又重,家里除了电瓶车和手拉板车,没有其他交通工具,因此如何把甘蔗运到街上成了我俩的难题。
我们俩商量了一下,决定把甘蔗绑在电瓶车的两侧,但是两人折腾了半天愣是没绑上,因为甘蔗实在太重了。
姑姑看了赶紧给姑父打电话,让他用面包车帮我们把甘蔗拉到街上去。接通电话时,姑父正在朋友家里吃饭。姑姑把手机塞到小丫头手里:“我这就去把他找回来!”说着她骑上电瓶车风风火火地消失在转角。
丫头手上的电话还未挂断,姑父的声音从屏幕上爬出来:“唉呀,让他俩折腾啥呢!”
我和丫头四目相对,一时不知道如何是好,只有静静等待。
不一会儿,姑姑便带着姑父回来了。
“嗨呀!老敏头不是会开车吗?把后备箱打开,甘蔗放进去,自己慢慢开着去,两人往车里一坐卖着甘蔗多好!还叫我干啥?”姑父说这话时一只脚才刚从电瓶车上放下来,另一只脚抬得老高。
我的目光停在姑父的面包车上,这车已然很老旧了。我确是会开车,只是自动挡开习惯了,开手动挡不太顺手,再说之前开过一次破面包车,总在半路上熄火,此刻看着这面包车真有点儿胆怯。
“怕什么!慢慢开。怎么样?可以不?”姑父在一旁问道。
“行,试试!”我边说边打开车门上去。我一直都是这么想的:不去做怎么知道行不行,先做了再说吧!再说今天我并不想麻烦姑父。
我坐上去,脚够不着离合、踩刹车,想调座位却找不到在哪儿调,姑父说:“这车座位不能往前拉的。”
倒腾了半天终于慢慢悠悠地上路了,可是因为有点儿胆怯不敢踩油门,这车必须用劲踩油门才有用,导致换挡的时候脱档就快熄火了。
后面的姑父看不下去了:“来来,你下来,我来开,你看着啊!”
我们在街上转了两圈才找到合适的位置把车停好,姑父临走时说:“结束了自己慢慢开回去,要是不行给我打电话。”
我向来不喜欢麻烦别人,可运一次甘蔗因为自己的笨手笨脚还是麻烦了姑父,找地方也找了好久,感觉一波三折呢!
我和小丫头把甘蔗抬出来竖着摆放靠在车上,还没摆好生意便来了。一辆黑色轿车停在我们旁边,车上下来一位大叔:“甘蔗怎么卖的?我要三根!”
“10块钱一根,很甜的!”
“嗯,看这甘蔗确实好!再砍上一根。”
“好嘞!马上。”
甘蔗砍好放后备箱,他很愉快地付了钱。
没想到一开张就遇到这么爽快的顾客,我们也为此信心倍增。
过了一会儿接连来了好几个人,也都没有讨价还价。
但我们俩因不会削皮也流失了一些顾客。其中一位顾客心直口快地说:“不会削皮还卖什么甘蔗啊!”但还是把砍好的甘蔗爽快地买走了。
刚开始生意好一些,到后来人就逐渐少了。
我俩坐在车厢里休息,旁边几个开三轮载客的师傅百无聊赖地等着顾客上门,我们正对面的那个师傅整个后仰躺在座位上睡觉,肚子一上一下地起伏。
这时走过来一个阿姨,绿色上衣加上红色裤子,用孩子们中间流传的那句“红配绿(绿字方言发音陆),丑嘟嘟”真是再贴切不过了。
她径直走过来买甘蔗,知道价格后一定要以七块钱买下我的甘蔗:“小姑娘,我也是做过生意的人,七块钱你不亏的啦!这甘蔗放久了就干了不好吃的!”
但我说什么也不愿以低于十块钱的价格卖出去。因为买的时候是按重量出价,随便一根甘蔗称重都是十块钱以上。但在镇子上,其他人卖的甘蔗都是十块钱三根,只有我们的是十块钱一根,我们的甘蔗成本贵,甘蔗也确实是好甘蔗,可在这儿卖不出好价钱。
僵持了半天,这位阿姨做出了让步,看得出来她也确实想吃这甘蔗。“行了,十块就十块,先给我削一根尝尝!”
之前都是直接砍,这是我第一次削皮,削得很难,有些笨拙。这期间也来了个阿姨,她本想要两根,可是看我削皮像蜗牛爬行一样慢,便不买了。
我把削好的甘蔗递给她,她笑眯眯地说:“钱给过了啊!”
我扭头问丫头:“收到钱了吗?”
“没有。”她摇摇头。
确认没有收到钱,我又把提甘蔗的手收回来:“阿姨,我们可没收到您的钱啊!”
“我真的给过了,你忘了,刚才塞你手里的!”说着她左右包里翻翻,把原先那七块钱掏了出来。“哦,在这儿呢!”一边说一边递给我。
“阿姨,我们可是说好十块钱的。”
“小姑娘,明明是七块钱,怎么是十块呢!这样吧,我给你八块!”
“既然这样,那我不卖了。”
“行行行,你这小姑娘怎么不会做生意呢!咬着两块块钱不放!给你二十,赶紧找钱!”她气哄哄地给了我二十块钱。
“阿姨,说多少就是多少!要是能让步就让了,既然说好多少钱,您也不能欺咱们小姑娘哇!给您十块钱!谢谢您啦!”说着双手递上十块钱。
她接过钱,提着甘蔗愤愤地走了。
我收拾了散落在地上的甘蔗皮,转身跳上车休息,第一次削甘蔗皮,手还挺酸的呢。
到晌午时分,街上那些摆摊卖水果的人走了,看着街上也没啥人了,倒是冷风嗖嗖地刮得人脸皮疼。我叫小丫头一起把甘蔗收回车上,把地上打扫干净。“走!回家!”
“自己开车?”
“当然!怕呀?”
“你慢点儿开啊!”
“放心吧!”姑父不在的时候,我倒是更胆大一些,一脚油门踩下去跑得还挺快。为了安全起见,还是慢一些比较好,伸出左脚踩离合,整个人都快离开座位了,还是腿短啊。
我们俩慢慢悠悠地总算安全到家。
我对小丫头说:“做生意可真不容易,回去还是好好写作业吧!”
她连连点头。
——写于2022年1月16日
“你点的每个赞,我都认真当成了喜欢”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