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看看曾氏五个女儿的命运:
大女儿纪静,29岁去世。大女婿湖南湘潭籍翰林袁芳瑛儿子袁秉桢,取妻前先买妾,宿娼嫖妓,醉酒,私取公款,不敬岳父。
二女儿纪耀,39岁去世,终生未育。夫婿是陈岱云的次子陈远济,满月丧母,童年丧父,无恶习,但性格不好。
三女儿纪琛,育一女,晚境冷落,44岁去世。夫婿是罗泽南的次子罗兆升,婆媳关系不好,夫妻关系不合,还有两个小妾。
四女儿纪纯,育一子,35岁去世。丈夫是郭嵩焘的长子依永。人可以,但21岁就病逝了,与公公继室不合。
五女儿幼殇。
六女儿纪芬,7子5女,寿过90,晚年五世同堂。丈夫聂缉,其父以翰林分发广西做知县,官运不太好,止于知府。聂缉则做过江苏、安徽、浙江巡抚。
唐点评说,应了曾氏盈虚之理:有所得,必有所失;有所强,必有所弱。
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的时代,尤其是曾氏这样的大家族,婚姻更多考虑是门当户对,家族利益,而不是个人幸福。品性好不好性格合不合,完全看运气。运气就像赌博,有好就有坏。
封建社会对女性的要求就是从一而终,曾氏这样的大人物对婚姻观也有强烈的时代特色,所以当发现运气不好以后,不能成为女儿们的坚强后盾,更谈不上及时止损。因为家族利益大于个人利益,社会舆论(面子)大于个人幸福。
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又出生于这样的家庭中,于个人而言,就算遇到不幸,也不会有冲破禁锢的强硬性格,最终只能是郁郁而终。
有查看资料,前四个女婿都是曾氏挑选,只有小女婿是欧阳夫人挑选的。干事业的和经营家庭的,看人视角完全不一样。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