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简友广场颠覆认知办公室经验总结(文、事、会、人)
成圣之路:两把尺子及其评价标准(本质系列:信、恭)

成圣之路:两把尺子及其评价标准(本质系列:信、恭)

作者: 今日昱言 | 来源:发表于2023-10-27 10:40 被阅读0次

    《论语·学而》第十三章

    有子曰:“信近于义 ,言可复也;恭近于礼,远耻辱也;因不失其亲,亦可宗也。”

    解释一:

    “信近于义”如刚开始学的时候我提过,言不必信,唯义所在!义者宜也,宜,妥当、合适、适宜。与他人讲信用是有条件的,要符合大义,即合道,比如与强盗讲信用那不是傻就是坏;

    “恭近于礼”更是如此,别为了恭敬而恭敬,过分恭敬会变得谄媚、殷勤、无原则,人格分裂!反而让人轻看。要以礼,即合道,按规矩来,凡事掌握度,否则自取其辱;

    解释二:

    我们作出的承诺要合理,说过的话才能兑现。对人恭敬也要掌握好分寸,就不会招致屈辱。如果坚守着君子的底线,又能做到谦和恭顺,不至于让人难以亲近,这样的人,着实值得尊敬。

    我的解释:

    有子这句话点出了“信”和“恭”的本质,以及应用方面的衡量办法

    即,信的本质是义,即孟子所说的“大人者,言不必信,行不必果,惟义所在”(就是说不一定非得说啥就是啥,符合义即可),孟子这句话要好好理解理解;至于有子说的“言可复也”,究竟是“反复”(也即孟子说的,可以反悔),还是“可重复、可验证、可令人相信”,这就无所谓了。

    但是孟子这句话要好好理解理解,因为他针对我们惯有认为的“言必信、行必果”,一针见血的指出了它更本质的东西。

    “恭”的本质是礼,合乎礼即可,干什么事都有一定的规矩和礼法,这就是你行动的尺,你不必问别人如何做,根据这尺就可以(如果别人不是这么做的,有可能是你理解的问题,再一个,那就是别人也做的变样了)。

    应用方面的衡量办法:即“因不失其亲,亦可宗也”,遵循以上两点,而不让周围的人离开(不让人感觉到难以相处),那就行了(“亦可宗也”就是个结果,这个怎么翻译就无所谓了,有翻译说是“值得尊敬、推崇”)。

    这三点有什么好处?它直白的把本质、把尺子告诉我们,让我们遇到具体的事不用问其他人就可以自己去正确的判断、行为、实践,这就是它的价值。

    2023-10-27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成圣之路:两把尺子及其评价标准(本质系列:信、恭)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lzuyi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