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说一个问题:近来,我意识到了一个重要的问题:我在解决问题的时候,都是以别人的要求为导向,而更少的加入自己的想法和判断,这导致了我容易被“牵着鼻子走”。
具体情况是怎么样呢?比如说A君要我去帮他做一个事情,碍于情面或出于帮助他的意图,我的反应一般都是:收到信息——筛选要求——寻找资源——进行反馈。其实,到底A的要求合理不合理、对于问题解决是否有效,我都没有第一时间去思考。
这个问题似乎又涉及到了系统1和系统2之间的问题。一直以来,我这方面的问题都比较多,自从开始关注这方面的知识之后,头脑中很多堵住的情绪都被打通了,在自己价值观方面(似乎开始隐约觉察到了“价值观”的重要)与外部世界形成“自洽”的解释体系。
借鉴(易仁永澄)的触发器模型,就是我心中的大象太过于活跃,确切说就是触发器太过于敏感,导致了碰到什么问题都是形成快速反应(触发器失灵的问题,已经在我身上有各种变形的体现了),而没有通过某种路径到达系统2里面,形成第一时间、有效的对接。系统2是一个“懒惰”且不易于自我察觉的系统。以至于出现了这么一个问题:等我开始着手解决这一个问题时候,回过头来,我似乎在方向上都出现了错误,是否我进行这样的操作,成本过于庞大却没有形成有效的解决方法?
这也从另外一个方面说明了一个问题,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寻找问题源头的能力尤为重要。这甚至可以说是问题解决的一个原则了:问题源头寻找越是精准,越是快速,解决方法的效率就会越高。
在易仁永澄的认知体系中,翻译出来这么一个原则:原则》方法》实例。所以说以前我经常犯的一个错误就是“鸡汤”喝得太多,在猛灌“鸡汤”之后,立马就冲上去就干,要把自己都感动了,全然忘记了要思考自己应该在什么地方做出努力。还有一个实际的例子就是近来比较流行的“一万小时定律”,很多人只是单纯认为工作、学习达到一万个小时左右,就能成为这个领域的专家,全然忘记了生活中也有一种现象就是,工作几十年一直到退休,都不见得总结出很好的经验,反而是一年复一年的连篇累牍、重复工作,这些都是应该避免的。将80%的时间留在原则问题上的思考,15%的时间用在方法的学习之上,5%的时间用在案例的累积上,虽然说这个比例不一定合适、正确,但是大体的方向,应该是不错的。
谈到这里,就就是运用知识解构,加上总结出的原则性经验,来指导我们工作、生活,才是最优化生活途径。
甚至,更升维、抽象一点,就是今天我在和建宁的一次对话中所吸收到的理念:在一次谈话中,我对建宁说,选择一个好的平台,就能够使自己得到很大程度上的提升,而他做出的回答是,在理念上的选择比搭建平台更重要,平台是可以通过选择、甚至在自己力量足够强大时候,可以自己搭建,但是理念并不是每个人都能够恨到拿捏到位的。这似乎映射了这个原则,就是道》器》术,哈哈,原来是这么一个层阶啊,瞬间就被打通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