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想写写中年,拖到现在才提笔。
中年从什么时候开始?好像没有具体的年龄界限,以我的想法,大抵应该从孩子的出生算起。这样说来我算是初入中年,刚刚咋么出点生活的滋味,端详出点日子的颜色。对青年依然不舍,对中年有所避忌。
还记得很多年前去拜访家中的一位长辈,那位长辈常年受多种疾病缠身,下楼买菜遛弯都是件需要努力完成的事情。当时年纪小,第一次从内心感叹“年轻真好”,这是我对生活、岁月、未来最初的触动。
生活
小小宣出生后,我忍受过喂奶、换尿裤、哄睡……不分昼夜的无限循环;也经历了职场妈妈涨奶的尴尬和永不磨灭的乳量焦虑;还有孩子生病的担心、与长辈生活习惯的磨合、工作家庭的平衡……
可最让我不能适应的还是时间的不受控。所有的小事只要加上孩子,时间就要延长两三倍,再也不能说走就走,再也没有可执行的计划安排……上下班通勤的路上是仅存的一点属于自己的时间。
生活和家庭在我的字典里不得不重新定义。
年龄
这两年各行业的裁员潮,无疑是大家热议的话题,不知是谁赋予了所有团体、个人、“自媒体”对35岁以上群体指指点点的权利,这其中更不乏以此贩卖焦虑谋取私利之人。
可是每个人都会迎来自己的35岁,不可能所有人都成为他们所谓的精英(不然精英二字又何从谈起),如果这是必然,那么我们应该怎么面对自己的35岁,又该如何包容别人的35岁?
我对年龄有了忌惮。
未来
前段时间因为工作的原因接触到一群新的小伙伴,他们积极,阳光,充满活力,他们所到之处都是那么生机盎然。我羡慕他们,甚至嫉妒,因为他们有大把的未来,无所畏惧,多高的山也敢跨,多深的河也敢趟。
可年少的我们容易低估岁月和生活对人的磨砺,又高估自己耐磨的程度。当那些雄心壮志渐渐消逝的时候我们应该如何接受自己很可能成为平庸大多数的事实?
我对未来失去了信心
或许我们应该优雅的面对中年
我想优雅面对的第一步应该是接受。接受本真的自己,好的不沾沾自喜,坏的不羞愧遮掩。率性而为,给自己营造舒适的心理环境。
然后,梦想可以有,但不一定是惊天伟业、宏图大志,而是真真切切的找到自己的价值。我的家人、我的朋友、我的团队……只要我可以帮助到别人我就是有价值的,把我小小的价值体现在每一天就足以撑起值得尊重的梦想。
最后,忘了中年原本艰辛,用中年人应该有的姿态生活,不再一味留恋青年的激情澎湃,也不提前进入暮年的老气横秋,只保持中年人恰到好处的沉稳、笃定。就像阳光下的溪流,有温度,有方向,温热、自由,不急不缓……
我,正值中年,正享受岁月和生活对中年人的打磨。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