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鲁斯特曾经说过,“等我尝到味道,往事才浮上心头。”林意映的突然出现就像一个记号,勾引出我努力去忘记却又刻骨铭心的17岁岁月。
人生的结构从来就不会完整,月有阴晴,草木会荣枯,光明又有黑暗相对。我们从无忧无虑开始变得烦恼、痛苦、焦虑;是因为我们开始贪心,尽情享受好美好的那一半后,企求人生全部圆满。然而,我的不幸来得太早,太壮烈了,让我来不及做准备,只是愣愣地看着一切的改变。
17岁的那一夏日傍晚,蹦蹦跳跳地跑回家,身影轻盈地像个脱缰的小野马,内心迸发的快乐因子像四周跳动。
“砰砰砰,妈,我回来了。”
”砰砰砰”, 我用力地敲着门,“妈,你再不开门我就不告诉你我这次考试名次啦!”
总是不开门,我一会要好好捉弄一下妈妈才行。暗想着,把重重的书包取下,左摇摇,右晃晃,终于困难地找到了钥匙。
“吱嘎”地一声,门开了。家里好安静,没有往日热烈的厨房里忙碌的声音。“妈,妈……”厨房,洗手间,客厅都不在。
“啊!”卧室里父母安静地并肩躺在床上,隐隐感觉有些不对。试探性地喊了几声,“妈?爸?……妈!爸!”一种深深的恐慌感袭上心头,抓着母亲的手,好凉。
哆哆嗦嗦地去找电话,“1,2”不对按错了,重来,“1,2”还是按错了……“1,2,0”。
我从来没有见过救护车,没想到第一次和它的遇见竟成了我的噩梦。
“妈……“
“你看,那个就是夏杨,听说她爸出轨,她妈杀了她爸后,服安眠药自杀。“
”真可怕,还是离这种家庭的人远一点好了。“
沉默地整理书包,从一开始的面红耳赤到现在的习以为常。一瞬之间,原来的幸福三口之家变得只剩下我一人。我知道走在路上身后总会有人指指点点,我也知道有很多人状似无意地从我们教室窗旁走过来看一眼我,原本的平凡少女成了校园的议论焦点——杀人犯之女兼被杀害人之女。
放学了,回家吗?可是没有了亲人还是家吗?我不想再回到原来充斥着原先影子的那间屋子,用现在的荒凉祭奠美好的曾经。事物总是失去后才显得珍贵。人生如果始终平坦顺遂,无重击或死别,我们很难从荒烟废墟中体会曾经生活的甜美。
我现在喜欢上学校的一个小天台,每次放学后,我都会在那里呆一会。在那我可以望见学校隔壁小区的人家,看着那个貌似7、8岁的小女孩放学回家,爸爸牵着手,妈妈在门口张望,一家人聊天、玩笑。
那日,我照例在小天台上眺望,看着别人家的喜怒哀乐,隔空去触碰一下久违的温暖。看到小女孩向母亲张开的双臂,我突然间觉得很累,蹲了下来,抱住自己试图去汲取一点力量。
肩膀上传来重量,我回头看了一眼,这是我第一次看到林意映。灰白色、松松垮垮的校服被他穿得却别有一番青春的味道,一脸的无措与别扭,递过来一张纸巾。“同学,你别哭了。”
其实当时我刚刚进入想要流泪的酝酿末期,差不多再三秒钟即能顺利流出热泪,林意映的打断成功把我的泪意逼了回去。看到我一脸没有表情的表情,他结结巴巴,莫名其妙地来了一句,“你……吃不吃巧克力?”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