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次语文中考成绩也出来了,可以说不论是对于学生还是老师都遭遇了滑铁卢,可以说这种沉痛是很打击人的信心,但通过对试卷的冷静分析,考试的内容也呈现出些许变化,并让我们更加清楚的认识到语文学科真的是包罗万象,而语文知识也是学在了平时学在了点滴。
一. 试卷总的来看语文试卷更加突出思维方式结构展示,两个阅读理解大题都有对内容的概括和分析的结构图展示,通过对阅读的理解用概括性的语言总结文章大意,总结行文顺序结构,这样的题在平时的练习中是有的,但是却很少,但是这次的考试中却成为了一个主导,这是文科卷子偏向了理科性的一面,这也与2022年新课程标准中的教学思辨性阅读的导向非常一致。
二.试卷更加注重理论知识和现实生活的结合,尤其是作文,是在小数和正数之间的倍数之间思考体悟,得出自己相应的认知,在数学问题中寻求与生活实际相结合的现实问题,给人启发,给人感悟,更加突破常规思维的边界,让每个人都有更加深刻的领悟和理解。
三.语文人文性的特点也更加密集,阅读理解《粉皮子》中出现了两道情感分析的题目,但是一道是通过分析动词来展示,一道是通过体味句子了展示,语文的情味更加浓郁。但是在题面展示中却少了以往考试中容易出现的修辞技巧性的答题,包括比喻拟人等的这些常用的修辞,这也是平时常练的修辞手法,修辞手法的赏析题一道都没有出现。
四.说明文相对比较简单,平时的训练和考试中都做的很充分,我相信五班的学生对这个题都答的很好,但是其中的12题却以整体和局部发生颠倒的形式出题,这样的题面没有出现过,但是确实学生的逆向思维够强,我相信也没问题。
五.根据2022年新课程标准,课外阅读呈现出了群文阅读的特点,把《海底两万里》和《昆虫记》两篇课外阅读放在一起对比,让学生总结出他们的共同点,开辟出新的认知思路,如果平时对这两部作品研读的不够精深,功夫做的不够,或者没有看过这两部作品的话,那么这个题就要吃大亏了。
六.词语的积累量,包括形近字,微陌生字词的积累和书写跟以往的考试一样,但是整体来说出题的角度都比较偏,
通过以上对试卷的分析总结自己的不足
1.对于2022年语文新课标的学习和落实不够彻底,理解不深。
2.对于学生的课外阅读督促不利,学生在初中三年中对于课外阅读的落实不够,阅读理解不够深。
3.书写是语文学习的基础,没有书写就没有语文,学生平时的点滴积累量还是没有上去。
4.在复习的阶段,尤其是最后的阶段因为外出参加培训而没有集中精力和学生一起做试卷进行有效的指导和学习。
5.因为在校的三次考试,语文成绩相比于其他学科一直靠前,所以学生们在最后阶段也对语文学习产生了懈怠和放松,没有做到一如既往的重视。
6.没有写作就没有语文,但是学生对写作能力的重视程度不够,三年的初中生活坚持写作的学生寥寥无几,这样点滴的积累不够,所以成绩始终没有突破百,超过100的高分的学生基本上没有。
总之,从这份试卷来看,语文的思想性更加突出,文化自信力更加突出,但同时也对学生和老师充满着考验,语文就应该从点点滴滴的积累中入手,把功夫做在平时,因为生活处处时时皆是语文。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