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 1 5 5 5 3 0 都是都是我想你
520 是我爱你 0 0 0 是要 kissing
1998年,范晓萱唱了一首《数字恋爱》,“520”成了“我爱你”的数字代码。
20年后的今天,我们以什么样的方式,表达对心仪的人的倾慕之情?!书信?邮件?微信?微博?视频?我们从来没有像现在一样,人与人之间的距离,可以通过两个网络端,一秒钟的时速,把信息传达给对方,就解决了朝思暮想。
我们通过搜索对方的facebook 或者instagram等社交软件,了解到他(她)的生活、他(她)的兴趣和爱好、他(她)的动态,比如典型的粉丝跟明星的关系。
粉丝随时可以刷到明星的动向,越来越多明星乐于开通直播,录视频,跟粉丝互动,粉丝可以给他们提问,给他们留言,甚至私信到他们经纪人的手机。
远远比以前单纯的文字,要生动得多,感觉他们就是身边的人,而不是遥不可及,即使粉丝从来没在大马路上见过他们的本人,但也亲近了许多,至少在心理上。
当我决定要写“表白”这个主题的时候,我思量许久,回忆起来很费劲,“表白”这件事,真的离我太久远。
在脑海深处,依稀尚存的记忆,还是那些,在我青春懵懂的学生时代的经历。
它是,我对我爱慕的人,face to face,亲口说出:“我喜欢你”,这四个字,需要勇气的行为。
当着喜欢人的面,要亲口说出那四个字,远远比通过网络,让人印象深刻,情感浓烈得多。
前期,内心的挣扎、纠结、慌乱;中期,到底“说”,还是“不说”,徘徊、犹豫、烦躁,上课是恍惚的,吃饭是恍惚的,睡觉是恍惚的,几天几夜,都没安稳。
很多人在这个时期,就此放弃,还是该吃的吃,该喝的喝算了。有时候暗恋,也是种自娱自乐的方式。
后期,在身边人的鼓励下,或是怂恿下,探听好他的行踪,决定说!
表白后,你有没有过这样的感受,对方的回应,其实一句都没听清,不自禁地一阵晕眩,头嗡嗡作响,像放烟花一样,噼里啪啦,心噔噔噔,跳地厉害,感觉完成了一个很神圣的仪式。
我松了口气,你的回应,与我无关。
“表白”这件事,我认为跟性格无关,不是性格外向,就可以轻易说出口,因为“表白”这件事,要面对两个结果,一个是接收,一个是拒绝。现实,往往被拒的概率很高。多以一句“你神经病啊”告终。
“表白”是个高风险的事情,可能要面对他(她)的朋友和你的同学的取笑,成为校园八卦的谈资。青春,不就是个容易冲动、叛逆、随心所欲,追求自我的年纪么?!
我奋不顾身,铤而走险,只想表达出我当时的真心。确切的说,我对你的美好容颜动了心。虽然,多年以后,回想不起来那个人,那个人早已不能代表我的心情。
后来,我们在成人的感情游戏里,跌跌撞撞,不停地宽慰自己,不是自己不好,只是那个人不对。
后来,我们发现一个人光有美好的外在,不及一颗陪伴你到老的心。
后来,我们学会试探,学会揣测,学会掩饰、学会伪装,学会保护自己。
后来,我们越来越少说出那四个字,浓烈而又真挚。
后来,我们发现生活不是只有一种模式,就算那个骑白马的人迟迟没有出现,能拯救我们自己的永远是过好自己。
如果,有一天,在我历经人世险恶,还能坚定地看着你的眼睛,对你说,“我喜欢你”,无需多言,请以拥抱回应。
-end-
图文属原创
个人公众号“一路小清兮”
如果喜欢 别忘了点赞和转发哦~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