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次讲课,一个主题,一个科目,没有素材,仅凭经验。
怎样把主题变成课件,刚刚听到这个消息时,我还是比较紧张,紧张自己的当众讲话卡壳,紧张自己的讲话时大脑的空白,课件自己设计,讲课内容自己设计,讲课步骤自己设计,讲课速度自己把控,时间1小时。开始我真的没有头绪,我怎样来讲这个课呢,一点头绪也没有,我不停的问自己………
我不能跟领导说我不会,这是我表现的机会,这也是显示我专业的机会。后来,我转变了想法,就是把他们当做什么都不懂的新人员来对待,那如果什么都不懂,首先一点就是需要了解定义,对于新事物的理解,首先就需要先从概念入手,一步一步引导,让他们明白。一个想法的转变,我不在纠结于不会,不敢,卡壳,脑袋,空白…我把负面的情绪清理出去,随之替代的是怎样把课讲好,需要通过主题内容分出步骤,先考虑结构,再考虑细节,这中间需要大量问题的确定,需要查资料,需要理清模糊问题,这是通过自己学习,然后领悟,再输出的过程。通过手稿把不明白的内容记录,通过网络各种答案的筛选,最终来自我判断正确性,然后自我总结,这正好验证了PBL学习,带着问题来学习。
寻找答案的过程很痛苦,面对各种答案,有时候答案是相反的,这让人很痛苦,这样需要请教专业人士,可能他们的一句话就能指点迷津,一周的时间查询资料,调整思路,整合课件框架,最后再做成课件。在做课件的过程,问题又来了,我不能把问题及答案都写在PPT里面,这样我无法讲课,那就先把问题写出来,主要关键字来提示,我把课件做完以后,自我试讲一次,我感觉很难讲明白,说的过程不理顺,有点混乱,于是我又开始写逐字稿,在写逐字稿的过程我,我把课件内容又进一步扩充了,逐字稿写完后,感觉自己终于完成任务了。可以放心了,然后拿逐字稿跟课件对比着试讲了一下,不太流利,那怎么办,只能再练习呗,因为周六讲课,提前完成任务,相对时间还有,独自一人对着课件练习,没有完整时间的练习,效果不好,下午演讲了,周六上午不看各种信息,练习了一上午,下午讲课。
开始讲课了,我还是有点紧张,刚开始还是出现了卡壳及大脑空白,但是,好在有逐字稿,我可以顺着向下讲,讲课的过程中我慢慢放松下来,也就不用看逐字稿了,能够顺利完成讲课,并能够回答大家的提问,第一次讲课完成了,虽然没有脱稿讲,但是完成大于完美,先完成再完美,0.1大于0,我想我的一次讲课已经完美收官,体验了以讲为学,体会了前辈所说的输出倒逼输入。我为自己加油,这应该是一个开始,新的路出现了,还是小有成就!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