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25日
今天周五,上完课后和梁老师相约去家访,我把女儿安顿好,和刘老师家乘车回家,我们家访工作完成后随后回来,梁老师已经和家访工作的准备工作做好,她开车,载上学生带路,就一起出发了。
今天受访的学生有三家:
董同学家:她家离公路不远,是我们家访的第一家。我们的车刚来到街口,就遇到了骑摩托车来接她的母亲,跟着我们就回来了。
在董同学的引领下,车子顺利的停在了她家的大门口,她的母亲也回来了,拿出钥匙开门,把我们迎进了家。
这是一幢新建的楼房,有两层,我们进了一楼,发现有好几间的房子,听董同学的母亲说,她们家人口很多,在齐了有10人。因为她们这一代有姐妹俩人,都成家了,她招了女婿留在家里,妹妹虽然出嫁,但仍呆在娘家,所以人口众多。如今在农村,这样的大户人家也不多见了,这也可以看出,董同学生活在一个很和谐的家庭里边。
董同学的成绩还不错,我们鼓励她考重点班,可她有些担心,因为有一次期末考试里,她在做英语答卷的时候,用错了涂题的笔,导致机器阅卷的时候所有的选择题,全军覆没,导致成绩很差,影响了在全级的排名,因为我们这的高中重点班的录取,还要审核整个初中阶段前五个学期末的总成绩排名。
这是一个教训,所以在任何时候都不能忽视了小节。
杨同学家是我们家访的第二家,去了之后,杨同学的生活状态令我们嘘唏不已。杨同学的伯伯接待了我们,和我们聊了杨同学家的事。
杨同学父母离异,有各自找了生活伴侣成了婚,杨同学留给了父亲,父亲带着继母在县城打工生活,一共要负担三个孩子;母亲远嫁外县,对方有一个孩子。杨同学的爷爷奶奶也去世了,周末和节假日,家里就只剩了杨同学一个人。
十四五岁的女孩,正需要母亲的呵护,杨同学周末的时候就会乘车去外县找母亲,来回车费40元。杨同学的伯伯就告诫她,让她少去找母亲,几个月去一次就行了,不要给母亲添负担。
杨同学还好,她的性格还算开朗,看来父母离婚,她也没有留下太大的阴影。稍坐了一会,我们鼓励了她努力读书,眼前的挫折磨难会成为他他以后的财富,然后我们就告辞了。
这个孩子,以后我们会对她多加关注的。
家访的第三家是吴同学家。
吴同学父母在省城打工,挣钱供他们姐弟俩读书,他的姐姐正在上大学,他和爷爷奶奶同住。
他带着我们到了他的家,这是一个重视家庭教育的家庭。旁边的人家都是新翻盖的小洋房,两层的有,三层的也有,唯独吴同学的家的仍然是矮旧的土房子,家具老旧,院子狭小。
谈话间,得知吴同学的姐姐也是我和梁老师教过的学生,四年前初中毕业差一分上高中,只好花了几万元钱去读了自费高中,现在姐弟二人都在读书,爷爷奶奶年老,家里的开支只能由父母打工所得支持,家庭状况比其它人家要差一些,但仍然很重视孩子的教育,这在农村还是很少见难得的,还好,两个孩子都教育的很好,学习不算出类拔萃,但品质很好。
时间过得很快,五点钟了,我们谢过吴同学家留我们吃饭的好意,离开了。
本周的家访工作圆满结束。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