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

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

作者: 墨江030鄢倩 | 来源:发表于2018-08-18 08:07 被阅读28次

南怀瑾《论语别裁》:君子与小人的分别是什么呢?周是包罗万象,就是一个圆满的圆圈,各处都到的。他说一个君子的做人处世,对每一个人都是一样,不是说对张三好,对李四则不好,这就不对了,这就叫比而不周了。你拿张三跟自己比较,合适一点,就对他好,不大同意李四这个人,就对他不好,就是“比”。一个大政治家是和宗教家一样,爱人是不能分彼此的,我们对于人,好的固然好,爱他;但对不好的更要爱他,因为他不好,所以必须去爱他,使他好。这样一个真正的大政治家,也就是宗教家,也就是教育家的态度,这就是“周而不比”,要周全,不能比附一方。“比”是什么呢?我们知道中国字,古写的篆文比字,表示一前一后两个人,会意亲密。象形俩个人相同,通向一个方向,而古文北字是俩个人相背,各走极端的象形字,所以“比”就是说要人完全跟自己一样,那就容易流于偏私了。因此君子周而不比,小人呢?相反,是比而不周,只做到跟自己要好的人做朋友,什么事都以“我”为中心,为标准,这样就不够普遍[4]。

为什么会有以上的这种差别?简单说:原因是君子与小人的根本区别在于有无中心思想,换句话说是处事时用心的不同,或叫做处理事务时的出发点不同。用心的不同乃是君子与小人的分水岭。一个人有无中心思想,就看处理事物的标准源于人的内心还是来之于外部。怎样才是建立了人的内心标准呢:子曰:“君子义以为质,礼以行之”。君子有了中心思想“行乎所当行,止乎所当止”都是自己心中可知的;没有中心思想的人,其所行所止就要靠外部提供参照。

“君子周而不比”就是说君子与人的交往的依据是按社会人人都认可的公义而行的,是该干嘛干嘛,所以不会逾礼,方方面面却都显得非常周全,其中没有出现相互比较的成分。

君子以公正之心对待天下众人,没有预定的成见及私心,不徇私护短[4]。

“小人比而不周”,小人以外在的东西作标准、作参照,并且主要以利来衡量,所以必然要攀比“你得多了,我得的不够你多,可你做的还不够我多”都是在不停的比,其行事时不按义、不按该与不该,而按利的多少,如此这般怎么可能会有周全?

相关文章

  • 为政第二14

    ——子曰:“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

  • 论语2.14

    子曰: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

  • 君子周而不比:人际关系的最佳状态

    子曰:“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 第一次看到“周而不比”“比而不周”,我们可能会很难理解。 “小人比而不周”...

  • 君子和小人。

    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君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

  • 百草园||论语晨读第23天

    ?♂️ ?♂️ 2.14: 子曰:“君子周而不比 ,小人比而不周。” ?♂️ ?♂️ 2.15: 子曰:“学而不思...

  • 周而不比,和而不同

    周而不比,和而不同。 这两句话出自《论语》:“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说出了...

  • 小人

    小人是相较于君子而言的。论语中常将小人和君子相提并论如:“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君子怀德,小人怀土;君子...

  • 做君子

    君子泰而不骄,小人骄而不泰。 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 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

  • 周而不比,和而不同

    文/峰霞仙子 "周而不比,和而不同″,这两句话出自论语。 "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

  • 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

    【原文】子曰:“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 【英译文】The Master said, "The superi...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mavxi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