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 大家好,这是第三次节目。我们这次请到的嘉宾是Iris同学。
I: 大家好!
Q: Iris是上期嘉宾小绿同学的朋友,是小绿介绍给我们认识的。那Iris,你也和小绿同学一样是在伦敦学习生活了很多年是吗?
I: 对啊,我是零二年来的。
Q: 零二年,所以现在有...
I: 快13年了。我来这边是读A Level。
Q: 那和小绿是差不多情况。她说她在英国生活的年头和她在国内生活的年头差不多。
I: 其实在英国还没有在国内久了,快了,马上就可以知道我多少岁了(笑)。
Q: 那我们就不要继续深入讲了。当时为什么想要来到英国念书,主要是父母?
I: 对,父母在报纸上看到一些说在这边读了高中可以上不错的大学的那种报道,然后就联系了写报道的老师,然后就和一些其他的孩子一起来了这边A Level学校。
Q: 真的是从报纸上看到的?这个听上去好神奇!
I: 真的。
Q: 一般都是听说朋友,亲戚家的孩子。
I: 父母的朋友看到我出来,后来也走了相似的路。
Q: 那个时候出来念A Level的人还挺少的吧?
I: 当时还不多,因为我那个A Level学校是在英国东南部,在一个叫Somerset郡,是个很小很小的镇,镇上像我这种情况的人非常少。我上面一届有几个人,因为差不多是从我上面那届开始的,那个在深圳的老师会推荐学生过来。再往上面好像还有一届,就是那个老师自己的孩子。她那个孩子好像是第一个来英国那所学校读书的学生,后来去了剑桥吧,所以看了报道父母很感兴趣。
Q: 这确实也是很好的例子,来这边读书就去了剑桥,所以就有了这篇报道是嘛?
I: 对,但那个老师自己本人是大学里的教授,觉得这是很好的桥梁,可以把一些想出国的学生介绍到这边,介绍的学生都是本身学习都不错。
Q: 那你们那个村子里,除了你们之外,是不是没有别的什么外国人?
I: 如果当地居民的话,就全是英国当地人。
Q: 然后你们那个学校里面除了几个中国学生外,还有别的国家学生么?
I: 低年级的话有一些香港人,香港政府的政策当时好像是,父母是公务员的话,可以来英国或者美国读书这样,所以还是有一些香港学生,但是占的比例很小。然后到了A Level的话我们这届就只有我们6个学生。
Q: 只有6个,你那时候肯定很小,就6个人相依为命。
I: 对相依为命,但过得还挺开心的!
Q: 你们住在一起,还是住在寄宿家庭里?
I: 住在学校的boarding house里,宿舍生活还不错。那两年的A Level叫6 Form,那些学生就会take turn去照顾,给低年级的人关灯,去检查他们有没有自习。
Q: 挺好的,培养独立生活,和其他人相处,照顾别人。
I: 融入当地学生的生活,大家互相更加了解。
Q: 我想起来前一阵子和另外一个朋友聊天,她也是很早出国念书,但她去的是美国,去的也是小镇,镇上只有两三千人吧。她去之前好像据说全镇的人都已经听说她要过去,因为她是镇上唯一一个外国人。刚到下了飞机以后,路上碰到不认识的人都知道她叫什么,别人就和她打招呼说哎你就是那个留学生吧,因为那儿就没有别的外国人。
I: 她这去的是北冰洋么(笑)
Q: 那估计也是出国很早。
I: 然后读完了A Level就来伦敦读大学,去的帝国理工,读了四年工科。
Q: 很好的学校!你读的工科,具体是学什么专业的?
I: 电子电气工程。
Q: 当时选专业是你自己的决定吗?
I: 因为A Level选课选了四门,两门高数加上物理化学,所以大学的话就顺其自然就学数学或者理工科之类的。当时有考虑经济金融,但是因为A Level没有选相似的课,就没有往那边走。所以后来在工科和数学之间选择。父母也觉得学工程实用性比较强。
Q: 大学本科读三年是吗?
I: 对的,后来又读了一年硕士。
Q: 硕士还是工科?
I: 对。
Q: 一路工科下来有后悔吗?还是很享受工科的学习?
I: 官方的答案是工科给了你逻辑的思维,但是过程是痛苦并快乐着。
Q: 痛苦在哪里?
I: 要做很多实验。而且当时我们大学教书的方式就是,不管你懂不懂先去做实验。自己探索,自己学习。因为跟以前的方式不太一样,以前都是别人先教你,你再去做一些。。
Q: 你们A Level的时候呢?
I: A Level的时候比较简单就没有关系。物理化学也需要做一些实验,但因为很多知识有一定的了解,或者学过了,所以并不是很难。
Q: 就你的观察,你们大学时候班上其他国家的同学他们都挺适应这种授课方式的?
I: 这个和努力成正比,有些同学真是蛮努力的。
Q: 班里就你一个中国人?
I: 我们其实有很多中国人,蛮多的,但是占的比例没有那么大。还有一些香港人。
Q: 然后大家统一的感想都是...
I: 可能老师会期待你做一些预习。做实验那块是比较痛苦,也不可以缺勤。
Q: 很理解你。虽然我上大学的时候是先学课本再做实验,但我做实验的时候也是很痛苦。
I: 因为人多嘛,他会把同学分成好几个小组,一些人先做,一些人先上课,被分到先做实验那组就比较悲惨。可是后来可以弥补,比如实验没有做完,或者结果做的不是特别好的话,可以再做。
Q: 你们做的实验是模拟的还是数字的?
I: 都有,电路板啊,就是那种模拟电路啊,数字电路,各种各样的。
Q: 我觉得模拟的是在太痛苦了!
I: 模拟的痛苦啊?当时我们学数字的时候我根本不知道0和1是什么东西(笑)。但是就是要自己做的时候自己摸索一下,然后一上课的时候就好很多了,其实都各有利弊。
Q: 所以你整个从本科和研究生一路学完以后,有想过要继续从事本专业的工作吗?
I: 没有啊。
Q: 完全没有?
I: 其实有一点点想过,因为觉得不从事工程相关的话蛮可惜的。但后来的话,就做金融了。
Q: 你说就业的大势?
I: 对,包括暑期实习项目。我当时是在汇丰银行做财务实习。
Q: 然后你就觉得还挺有趣的?
I: 我当时觉得还不错,因为可能我觉得最主要并不是工作本身,当时组里人挺好的,所以给我印象蛮好的。
Q: 汇丰银行是属于那个部门?
I: 汇丰投资银行部下面的财务部。汇丰银行有四大块业务,有零售,中小企业,私人银行,就是给极其有钱的人,还有投资银行。我那时在投资银行市场部下面相关财务。
Q: 那时候忙吗?我总感觉投资银行不管哪个部门都很忙。
I: 我后来实习后再学了一年又回到汇丰做正式员工,也是在同样的部门做财务。然后忙嘛,要看自己,可以很忙也可以不忙。想多学就多忙,不想学就可以朝九晚五。
Q: 我觉得很多工作就算你不想学也没可能朝九晚五了。
I: 要看哪个部门了。我成了正式员工后,就加入它的培训生计划,两年,期间转4个部门,每半年转一个。因为是实习生,老板的期待不会很高。但如果想多学多做,承担多一点责任,是可以主动要求。
Q: 那你最后去了那个部门啊?
I: 我第一个是在汇丰投资银行里的banking,看它的财务。第二个是去市场部下做控制产品的报价,算收益之类的。第三个是在accounting control,做一些会计有关的一些记账了解银行会计系统如何运行链接。第四个在会计咨询部,主要为一些复杂的结构性很强的交易提供会计准则的咨询。最后选择留在会计准则部。
Q: 这个听上去比较有趣一些,会去处理一些比较复杂的交易。
I: 是的。因为比较常规的,银行已经很熟悉的业务,本身不会产生一些新的会计的那种难题。一般都是比较复杂的多边交易,会产生一些模糊的不确定性,需要我这个组提供意见。
Q: 我觉得你这样挺好的,可以参加毕业生培训,可以尝试一些不同部门不同的工作职责,找一个自己比较有兴趣的。
I: 是啊,这也是这个毕业生项目的目的,为新人提供了在短时间内对银行较为深入了解的机会,让新人有机会寻找自己喜欢或适合的工作类型。
Q: 那工作以来你有接触过一些除了财务之外其他部门么?
I: 因为财务部毕竟是一个支持部门,它总是要支持前台部门的。所以在那两年中就支持一些banking还有markets,第四个rotation的话是支持所有的banking和markets。
Q: 你在经历和学习了这么些其他部门的业务之后,还是相对来说喜欢财会的工作?
I: 我做了三年这个会计咨询的工作,一年多前换了一个组。这个组就是前台,是银行的treasury desk,应该说是银行的银行。为什么换过来呢?是因为做了会计咨询做了三年,觉得已经对这个会计准则方面有了不错的了解,希望可以有一些跟市场直接的经验。而且这个银行的银行treasury function,每个大银行都会有,是非常重要的一个部门。就相当于,它是主要管银行的cash啊,流动性和系统利率风险。
Q: 是不是银行里面有不同的业务嘛,每个不同业务部门都也需要一点资金,然后他们需要资金的时候就去treasury部门申请?
I: 是的,这是很重要的一个方面。
Q: 听上去你还是对自己的职业有挺清晰的规划的,你算是有规划的人吗?
I: 我可能很久远的大规划也没有。我觉得很多的东西需要脚踏实地,需要把现在这份工作做好,然后准备自己吸取其他方面的知识。这样之后,万一有机会出现了那才可以抓住。
Q: 所以你的规划更主要是侧重希望学到更多不同领域的东西,然后以学习为主。对有些人来说,他们是以金钱为目的,或者有的人是以职业的爬升,你就是起码暂时眼下来说,以学到的东西为主。
I: 对,现在来说的话,我觉得金钱重要但不是最重要。能力到了,报酬会有的。
Q: 这个问题在银行圈子内不大会出现吧。
I: 如果有付出足够的努力,我相信公司还是会愿意付出一个不错的代价,给你一个不错的报酬。但是至于说能否满足到你自己的期望值,那是另外一方面,可能也不会相差特别远。第二就是还是要努力吧,努力付出,commit。因为不是英国人,你要求的相似的一些结果,跟一个本地的人比起来,那努力还是要多一些的。
Q: 这就引到我的另外一个问题,经历了这些部门里面,英国本地人和外地人比例大概一半一半?
I: 汇丰一半可能都没有啊。
Q: 主要还是本地人为主?
I: 其实外国人蛮多,我说的外国人就是非英国人。起码在汇丰这个地方,还是有蛮多国际人士的。
Q: 从你自己的经验来说,你觉得作为中国人和他们相比,有什么劣势吗?
I: 我觉得最大的劣势是语言和自信方面。因为能力的话,银行工作并没有特别难,是个替代性很强的工作。所以最重要的是如何和人交流打交道,关系网建起来,做成事,最有效率的,非常重要的。
Q: 所以你的工作也要建立关系网?
I: 非常需要。因为我做的第一份工作和现在的工作,需要和很多很多人打交道。并不是说一定需要聊到很私人或者生活的话题,但是这样的话,别人可能更容易接近。一定要显得大方,自信,然后同时让人觉得你是很可靠的,这很重要。
Q: 因为你当时工作是叫advisory,需要别人对你的专业知识和判断能信赖的?
I: 我们很多事情是和前台做deal的组交流,因为他们会计方面不清楚的就拿来咨询。那我们首先就要给他们一个信心,就是我们是很懂会计准则的。他们需要做的就是把这个交易的细节完整的告诉我们,或者从会计的角度告诉我们,然后我们才可以给出一个很好的答案。
Q: 有没有情况是,你其实对相关准则不很熟悉,但是也要装作很懂?
I: 有的,因为会计准则非常多。然后它不仅有正式的,还有辅助的材料,所以很难说我们所有的那些都懂。会计准则它主要是一个principle based的,所以principle一定要非常抓得住。可以反馈给前台一个信息,如果不懂的话,就应该用一种比较正面的方式告诉他们,并不是直接说我不懂,而是说有些东西我要核查一下才能反馈给你。因为准确的反馈是尊重双方,是绝对需要的。你不能反馈一个带有猜测性质的意见,或者不准确的信息。
Q: 而且可能反馈一些不好的信息,对这个事情的整体并没有任何帮助,只是让他更加担心。
I: 如果会计准则错误的话,会有一些很不好的后果,这是大家都不愿看到的。
Q: 经济后果是说逛政府会罚钱?
I: 比如说假设一个会计准则涉及到一笔交易到底是一笔贷款还是一个衍生品,他们在会计处理表上处理方式不一样,不同处理方式会影响公司的借债,资产借债的比例,可能会影响到公司的银行贷款的一些条例会被激发。很多时候是一个信誉问题, 也会带来经济上的影响。
Q: 听上去后果很严重!
像这种你说工作中需要和别人沟通打交道的技巧,你都是从那些地方学习的?这边教育中比较注重这方面,还是完全靠你自己工作后从身边同事经理身上学到的?
I: 对我个人来讲学校肯定是有一定的作用的。但是更能让人成长最多的还是工作以后,到了那个环境就是像逆水行舟,不进则退。不和别人交流,日积月累的话那就更没有交流了。我觉得一定要push自己。而且主要我个人还是本着一种去学习的心态,也没有说一定要和别人竞争。就是把自己放在正确的位置,心诚,我觉得大家就很理解支持。勇于问问题,不懂就应该问。
Q: 这就是一个职场新人很好的一个心态。我现在有一个同事很年轻也是刚毕业没一两年,他就是属于虽然很聪明,但有些事情做的也不是很好,或者是和人交流沟通也不是很成熟。我们有时候指出来他说话做事不是很好的地方,他就表现的非常激进,然后就有点那种狗急跳墙,或者就是很激烈的和你辩驳,为自己辩护说我为什么这样做。我们就觉得很没有必要,因为我只是想帮助你,告诉你以后要怎么处理这些情况。我不需要听你为什么做错的理由,因为我不是在指责你,不是针对你个人,只是想帮助你学习进步而已。我见到过不止一个例子,因为有一些年轻人太急于想树立自己的形象也好,不能把自己的心态摆到一个很正确平和虚心的从别人身上学习的这种。
I: 对这方面我可能会比较好一点,我觉得open minded,虚心,是非常非常重要的。
Q: 你身边有某个特别具体的,上司啊同事啊,有什么典范,榜样?
I: 其实我觉得跟很多同事交往,就可以学到很多不同的东西。曾经有一个同事他专业非常强,做accounting的,但是他可能跟人关系处得一般,所以我觉得这对他自己的事业发展有一些限制。那还有比如我曾经某一个老板,他可能专业没有那么强,但是关系搞得很好,而且他主要manage people做的非常好,这种管理技巧我觉得作为一个经理是非常非常重要的,所以有时候专业能力强反而是其次,people skill有时候更重要。
Q: 对我现在也觉得!
I: 应变能力也很重要,以前我经理遇到高层也不是说什么都懂,但他可以在当下做出的反应,让别人觉得他懂,能稳住局面,给别人信心。当然他肯定随后给别人follow up。这种当时就可以给别人信心的能力是很重要的。
Q: 在汇丰银行这样的大公司来讲,虽然我们现在工作在伦敦,但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嘛,你觉得办公室政治在你们那边风气严重吗?
I: 办公室政治也是有的,也可以看得到,但是在我这个级别嘛其实并没有特别被影响到。我觉得我自己的应对方式,就是我不参与,做好自己的工作,把手上的事情做好,不参与讨论。
Q: 你说讨论是同事间聊八卦?
I: 对,这种无论是出于保护自己的心态,还是不愿意伤害别人的心,这种话题在办公室还是最好少参与点比较好。可能有时候同事开玩笑啊,听起来就不是特别的友好之类的,那这种话我觉得还是要少参与,并不是说不合群,而是说在办公室这种比较敏感的地方,还是应该保持professional比较好。
Q: 有的人可能会故意散播一些流言之类的,不要太当真就好。
I: 对不要太当真,最重要是把手上的事做好。
Q: 你相处过的上司,你觉得他们公正么?
I: 我觉得在汇丰这个制度非常成熟的公司,达到绝对的公平是不可能的。对于公司来说第一没有什么人是不可取代的,除非你做前台,能够直接给公司带来可观的利润。但是对于很多很多的岗位,一个制度成熟的公司来说,最主要的是不要引发矛盾。
Q: 我自己感觉也是,像我们这种在中下层小喽啰来说,其实真的不提倡什么个人英雄主义。中庸并不是非常消极的不努力,而是说从公司的利益也好,从经理的管理角度,从个人来讲,我觉得太拼命的冲冲一定要把自己的能力发挥到极致,不一定是一个最好的做法。一个是你如果个人太出头的话,会对同事造成一定的困扰。因为这样的话可能会无形之中造成外界对他们的期望值也提高,而且你一下子把力气全都用尽的话,别人对你的期望也会提高很多。如果你后续的发挥不出来相应的实力的话,大家会对你很苛责,觉得你可以做的更好。
I: 有道理,还有就是如果你持之以恒的工作的很努力,也许短期之内可能薪酬方面并没有实质性的突出的表现,但是长期以后我觉得这个努力还是会被认可的,是一种长期而不是短期的行为。
Q: 前提是你在办公室斗争中多年没有被伤及,没有被牵连到。
I: 所以最好不要参与办公室政治!
Q: 你见到过身边有例子,有人在这种斗争中或者胜出或者...
I: 在我这个层次来说并不是非常明显,但多少能感觉到一些。可能有些同事希望自己的管辖范围圈更大,或者希望做一些更加重要的事情,有时可能并不如意。
Q: 你同事里有其他的中国人吗?
I: 我现在这个组没有,以前在会计咨询组的时候也没有。
Q: 你看到的那些中国同事,他们对于办公室政治是,都比较低调还是有的人热衷于参与?
I: 中国人来讲的话我觉得比较少,为什么这样说呢,因为其实我个人的感觉是中国人在伦敦的银行界并没有真正具有影响力的高层…
Q: 还是属于弱势群体。
I: 其实中国人在金融界的话,数目其实没有很少。但是能突破这个阻碍上升到管理层的,其实人很少的。
Q: 这个我好像上次和小绿还是和灰泥讨论过,我见到做的最高层的是从纽约调过来的中国人,在伦敦没有见到过做的级别非常高的。
I: 所以说如果能在伦敦金融界做到高层的话,真的需要非常多的努力的。在亚洲肯定很多,MD啊,中国人香港人,马拉西亚人,但这里就非常少。
Q: 那你接触过做你这个领域,在国内工作的一些同事或者朋友吗?
I: 我现在这个组在全世界很多地方都有分组,主要是管理汇丰在当地的一些钱,流动性,所以需要这个部门。在国内的话,有一个中国女士蛮senior的,现在就升了MD。
Q: 那你有觉得国内这个部门和伦敦的部门有些什么事情处理方法...
I: 对中国那个组的了解不多,但香港的话了解多一些。做事方法。跟组里的一些同事聊天,目前的感觉是香港组的执行力非常强。
Q: 会工作时间更长一些么?
I: 香港主要是8点到8点。伦敦是7点半到7点这样。
Q: 基本要12个小时啊!好辛苦!
I: 没办法,选择了这一行嘛。
Q: 那刚才我们还说什么朝九晚五啊,还有你说工作时间你想多学就..
I: 我说的那主要是以前的财务部,财务部的话同事们可以下班早些,虽然我也很少正常时间下班。
Q: 那你现在7点半到7点无怨无悔?
I: 习惯成自然。
Q: 这个部门已经做了一年了?
I: 一年半了。
Q: 那你觉得没有问题吗?
I: 我现在在一个项目上面,所以期待这个项目完了之后可以有机会7点半到7点。
Q: 就算真的7点半到7点还是很长的时间!
I: 是的,但是怎么说,一分耕耘一份收获吧,自己选择的就要做下去。
Q: 真的是好敬业啊!
I: 同事也还不错,老板给的一些事情也挺有挑战性。
Q: 属于工作内容上并不是很重复,所以每天都可以学到新东西的那种?
I: 我现在有一个特定的项目,可以每天看到一些进展啊,觉得还比较欣慰。
Q: Iris是一个非常热爱工作的人!那你每天工作7点半到8,9点之后,还有时间过业余生活吗?
I: 基本上平时一到五的话自己的时间比较少,睡觉也比较晚这样可以多一点自己的生活。
Q: 几点睡觉?
I: 一般12点到12点半,然后早上6点半起。
Q: 那是很少啊!
I: 周末可以补一下。
Q: 你的精力怎么维持啊?靠红牛?
I: 汇源肾宝(笑)。从早上喝咖啡吧,然后一天很紧凑,所以到公司就醒了。然后做运动的话可以保持体力,让体力充沛一点。
Q: 周末就是运动为主?
I: 对,周末比较喜欢做一些运动,比如打羽毛球啊,高尔夫啊,有时候就约几个好朋友出去运动一下。
Q: 高尔夫?打高尔夫需要耗费体力吗?
I: 非常耗费体力的,对身体的要求非常高。
Q: 那你高尔夫球在这边学的?
I: 是在英国学的。
Q: 怎么想起去学这个?
I: 有一个高尔夫球的society,抱着好奇心去参加,然后发现自己很喜欢这个运动。
Q: 具体喜欢高尔夫哪里?
I: 就是从打的非常差,打不到球,到打得很稳定,那个过程很喜悦。
Q: 所以你是享受看到自己的慢慢提升,就跟你在工作中是一样的,你刚才说看到这个项目每天都有进展,然后就觉得很有成就感。
I: 原来我这种潜质被你发觉了(笑)
Q: 打羽毛球呢?也能看到自己的技艺在每天提高吗?
I: 也有,因为开始我羽毛球打得还不错,但是后来和高手打发现自己很菜,后来就慢慢的去学习一下。
Q: 专门去学的?
I: 羽毛球主要是自学,就是看一些视频,然后看看他怎样教你怎么打,自己练习一下。
Q: 你就是一个对自己非常有要求的人,不管是在工作中还是在生活中都是。
I: 主要是非常喜欢这些东西,所以会喜欢去学习。
Q: 那除了打球之外,你平常还喜欢做些什么?
I: 喜欢看历史书。
Q: 哪个国家哪个阶段?
I: 都喜欢,比如中国的历史小说。
Q: 明朝那些事儿?
I: 对看过,我觉得那个蛮好看的。
Q: 还有什么?二月河系列?
I: 真的,我最近在看二月河系列。
Q: (笑)都被我说中了。有特别喜欢哪个时期吗?
I: 没有特别喜欢哪个时期,我觉得看以前的事情可以, 因为历史的车轮会重演的,很多以前的事情发生了一些轨迹,以后也会。
Q: 我看历史的感受就是愚蠢的人类永远都不能吸取经验,才会不停重演。
I: 所以我觉得就是看前人的智慧,吸取他们那些对的不对的。
Q: 好像不管从哪个话题,最后归结到的都是对自己很有要求(笑)。还干些什么?
I: 滑雪最近,出去玩儿去旅游。
Q: 以户外为主的旅游还是?
I: 其实哪里都喜欢去,去没去过的地方,看看不同的风景。现在的工作久了觉得出去旅游很多时候只是想换一个环境,去青山绿水比较多,去一些山啊森林啊,以前在读书的时候去的地方反而以城市岛屿居多。
Q: 我还处在城市的阶段(笑)
I: 最近的话都是在英国境内吧,英国境内还是有一些森林和山的,出去走走蛮好的。
Q: 英国生活这么多年,你个人来说最大的收获和改变是什么?
I: 收获就是非常珍贵的经历,因为这个经历让我变得更加的自信成熟。虽然这句话说得很简单,但后面包括的艰辛我自己都想哭了。
Q: 有什么很艰辛的地方啊,随便举个例子吗,就是不要说出来你就哭了。
I: 没有,我没有很戏剧性的经历,主要就是也是因为来的时候年纪还比较小的关系,其实当时没有觉得特别的艰辛啊或者很困难,但是从现在回看的话我会觉得真的经历了很多。什么事情都是自己一个人做,比如从机场到学校一个人扛着很多行李,很多人也会经历过,或者说考试前这种无助了,当然这也跟自己的懒惰有关系(笑),但是那种心理压力都是非常强的。以及在工作上面总是会有不顺心的时候,也有好朋友可以倾诉,稍微舒缓一下,但是实质的努力都是要自己做的,就是这些方面吧。
Q: 其实有一些就算你在国内的话也是会经历的,虽然可能不需要你一个人扛着箱子跑很远啦,但是工作中遇到的一些问题就像你说的,可能会有家里人和朋友能讨论一下,帮你舒缓一下情绪,但是工作中遇到的实际问题毕竟还是要一个人去承受,去面临挑战。
I: 无论在哪里,你想做的好的话都会有相似的问题。
Q: 就说到最开始你问我为什么想做这个节目,我觉得其实也是,比起在国内工作生活,我们一个人在国外生活工作都会有一些比在国内要多得多的艰辛,我觉得挺希望和朋友聊一聊在工作中的一些体验,大家分享一下经验嘛,有经验可以学习,然后也可以互相慰藉一下心灵。我不是一个人在战斗!
I: 是的,我也觉得这是一个非常好的主意,尤其我觉得这边其实很多国人都在这个行业里,如果大家能够多分享其实很有意义。比如我一直以来都比较欣赏印度人的一点就是他们比较团结,印度和犹太人都比较团结,所以我们也可以多分享分享。
Q: 印度很团结吗?
I: 很团结的,起码在汇丰里很团结的。
Q: 我之前的印度同事们会在工作场合中讲印度语,我们都听不懂的,不知道他们在讲什么。可能在交流工作心得,或者分享一下哪里的咖喱比较好吃之类的。
I: 比如他们有工作机会,是不会介意说给同组的人的。
Q: 就是比较依赖这个关系网。
I: 对,并不是说我们要也要建立中国人的小圈子。归根到底是看能力,但是说如果中国人更团结会更好。
Q: 其实我知道有的中国人在银行的这种协会啊什么,这种组织团体还是有的。你有参加过么?
I: 有的,曾经在汇丰参加过一个汇丰中国的commuity,在里面也担任过一个职位。那个还不错,会定期组织一些活动,drinks啊,events啊,和中国有关的,帮助promote一些Chinese language lessons,那些蛮有意义的。
Q: 那些活动主要以聊天吃吃喝喝为主,你觉得会对你的职业有帮助吗?
I: 认识更多的同事吧,可以宣传一些中国文化或者一些business ideas,比如人民币论坛啊, 这就是比较business related,这种绝对要和其他团队合作的。
Q: 不是只针对中国人的?
I: 针对任何汇丰的员工,但是跟中国主题有关的。
Q: 回到我最开始的问题,你和以前的同学,在国内的朋友接触的时候,觉得你和他们身上最大的不同... 就比如说你当时没有出国来念书的话,就在国内像其他人一样上一个国内的学校然后出来按部就班的就业工作,你觉得最大的不同...
I: 最大的不同可能会是世界观吧。我觉得来到英国之后整个人自信和综合能力提高很多,心态,包容性更加强。对我个人来说随着工作越来越久,等级观念就越来越淡。比如以前不会有强烈的的人人生来平等的感觉,现在会觉得每个人都是值得尊敬的。
Q: 我之前也有这个感觉,虽然说英国也是有不同的阶级的,不管是明显的也好暗地里也好,他们也有上流社会,也有论出身。你的出身决定了你的前途,其实这些例子也有很多。但是我觉得英国社会相对来说,只要你愿意努力,还是会给你很多成功的机会的。就我个人来讲,作为一个没有任何家庭背景的人,我就很感谢英国社会这一点,只要你自己努力,不用靠拼爹。
I: 英国给大众一个相对较为公平的一个平台。我觉得它改变了我的生活态度吧。如果我在国内的话,金钱啊房产啊车子啊可能是最首先追求的。这边的话反而得这些是次要的。这些是辅助的,最好有,没有的话也没有很辛苦。然后更重要的是,它带我领略了很多不一样的,不会想象去接触的东西,各类的运动啊,对我来说非常非常。滑雪啊,高尔夫球,如果在国内的话,我想我应该会很少机会去做这些事情。
Q: 国内高尔夫一般是成功的中年男士。
I: 对,但在英国完全不是这样的,是很平常的运动,而且消费低廉。伦敦周边有非常多的高尔夫球场,有公众的也有私人的。公众的话十几二十镑就可以打一轮,一轮就是18个洞,可以打4个小时左右,其实是非常贴近大众的消费。但是在国内的话不知道为什么变成极其高端的。
Q: 而且高尔夫一般都是在山青水绿,风景很好的地方。
I: 对,如果很喜欢走路走绿地,也是蛮好的,就是和家人走走也蛮好的。在英国就有这方面的好处,做这些运动,消费非常平民化,还有一些水上运动也有一些平民化的,水上踏板划船,风帆。只是说想尝试不一样的东西,回国之后可能就没有这样的机会了。
Q: 你有回国的打算吗?
I: 不久的将来希望可以回去,也要有适合的职位。
Q: 出于家庭的考虑还是出于职业的考虑?
I: 家庭的考虑。
Q: 那你回国的话,有想去哪个城市?
I: 香港比较贴近自己,因为住在深圳,所以香港非常方便。
Q: 对香港,如果是从金融行业来讲的话,就业机会还是相对多一些。
I: 香港比较完善。
Q: 对,因为你们本来在香港就有。
你想回国就是完全出于家里的考虑,并不是你对这边的生活有什么不满?
I: 这边的生活是较为完美。工作很紧凑,但是私人时间也可以做很多自己想做的事情。但是落叶总是要归根,总是要有取舍的。
Q: 这个话题也是很多在这边的人很难回避的,父母年纪大的话,考虑到要照顾他们这些事情... 我一直都以父母还是中年人(笑)... 他们还算是年轻。我不知道大家都是怎么想的,这个问题虽然不在我们的提纲里面,但是也是一个...
I: 我觉得在这边每个华人都会遇到这个话题,什么时候回国...
Q: 那你在英国生活这么多年,有英国本地朋友吗?
I: 本地的朋友很少,一般都是在工作中建立起来的同事关系,如果再好一点的话就可以变成朋友关系。
Q: 我在英国也呆了有六七年了吧,就基本没什么可以算得上是真正的英国朋友。之前和小绿灰泥也聊过,我们就说英国人都是城堡,不太容易亲近。
I: 可能英国人来说,他们也会觉得中国人是城堡,不好接近。
Q: 会觉得中国人很奇怪,休息的时候就一起吃吃喝喝,唱唱卡拉OK。
I: 有一次我离开以前组的时候给大家安排卡拉OK,大家其实都非常的开心,所以说谁能勇于跨出那一步组织一些活动,其实是个蛮好的事情。
Q: 把他们安排到中国的?
I: 对就去了中国城的一家卡拉OK餐厅,大家其实都很有私下的一面。
Q: 我想英国人应该对于唱歌这件事还是挺热衷的,电视上那么多歌唱选秀比赛,只不过不知道是因为什么原因,卡拉OK在英国不是很流行,
I: 但其实会发现他们都非常热衷于去显示,甚至有人边唱边跳。
Q: 还有一个问题是我们一般都会讨论的。作为女生来讲,你觉得在你现在的职场环境中有什么优势劣势?
I: 劣势可能是,大家都先入为主的觉得女生做事情的能力或者一些逻辑思维,in general啦,没有男生强。这个还是因人而异的,可能需要付出多一些努力吧。优势的话,我觉得女生有个非常强的优势是男生是不具备的。女性思维有比较柔弱的一面,这种柔弱其实在工作中加以利用是非常有优势的。因为你不希望两个非常强势的人在一起互相碰撞。这时候需要有一个柔顺剂,女性这方面天然的具有优势。
Q: 你说在必要的时候退一步?如果两个男人在一个问题上互相争执不下,这个时候哪怕有人出于缓和气氛的角度来退一步的话,因为他的这个身份是男性,可能外界就会以为他是示弱了。
I: 或者作为男性有一种自尊,不愿意退那一步。
Q: 但是从女性角度,稍微示一下弱?
I: 比如笑一下,说一下其他的话,很容易就差开了,就不会再往下追究了。这是一种天然的优势。但是女性一定要有自己的能力,能力加上这种天然优势才能做的很好。
Q: 你们部门男的多还是女的多?
I: 男的多一些。
Q: 除了可以利用天然稍微柔弱的一面这个优势,有没有别的,比如说觉得女生比较心思缜密啊,考虑问题比较周全啊?
I: 这个体会较为少一点,因为我觉得有些男性其事心思也相当缜密(笑)
Q: 有时候不管你在什么部门,大家会觉得有些事情就是天然应该交给女生做,组织活动什么的。
I: 我们会自然而然叫一些等级比较低的新人来练练手(笑)也是很好的和大家更加熟路的方式。
Q: 我以前工作的那个部门,哪个同事的生日卡,leaving drink,或者是买一个什么礼物啊,收钱啊,组织这种事情都是默认给女生来做,和职位没有关系。
I: 这些事情我也做过,但主要是主动的帮组力做些事情,这是挺好的一种礼貌性行为,我觉得不管男生女生都应该做这些事情。
Q: 那你们组还挺好的,我之前的组就全是女生来做,经理会直接交给女生来做。
那如果有人想从事你这方面的职业,有什么建议吗?
I: 建议就是努力努力再努力,这是一定的。然后一定要不要怕,要克服羞耻心,说难听就是不要脸(笑),一定要勇于表达自己,不要瞻前顾后,不要觉得自己母语不是英语就不好意思去表达,一定要勇于表达自己的观点。如果自己是对的可以坚持,如果自己不对的话也要勇于承认。
Q: 这还比较笼统的...
I: 但是我个人觉得金融业不是一个门槛特别高的职业,但是它可能想把这个职业设得门槛高,因为总是有个光环在上面吧,但其实并不是这样的。所以如果大家想从事这个职业的话有很多道路。比如说参加一些证书的培训啊,然后你就有这方面的证据说明你对这个职业有兴趣。而且这个职业招人也非常多,所以进入这个行业在伦敦并不难。
Q: 你们那个部门需要什么认证么?
I: 我以前在财务部的话就需要考会计师ACA,同时自己也考了CFA. 现在这个组没有特定要求。考证的话其实是对自己在金融会计方面一个非常好的提升,学习过程痛并快乐着,但非常有用。
Q: 这是你的奋斗目标吗?
I: 我的奋斗目标还在寻找中。
Q: 在还没找到正式的奋斗目标之前,每天都要进步?
I: 我每天的努力都是为了要找到以后的奋斗目标,时刻准备着。
Q: 上进有为青年!好吧,谢谢Irisi同学和我们来聊天。开饭咯!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