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唐一代,宦官弄权现象尤为明显。特别是在皇室衰微节度使作乱的时候,曾经弱小的宦官集团竟也能决定皇帝的生死与更迭。 唐顺宗李诵因反对宦官俱文珍弄权,在即位仅仅七个月后,就被逼退位当上了太上皇。就是在这样严峻的情况下,皇室权力与宦官权力的势力天平不断倾斜。起初,皇帝宠幸宦官,正是因为武将权力的脱缰,想以之相互制衡,可谁知宦官在不断壮大的过程中,不再忠诚。 李氏宗亲人人恨不得将宦官赶尽杀绝,可又忌惮宦官手中锋利的剑。
那么,我今天就要向大家介绍介绍这位“智障皇帝”——唐宣宗李忱,他是如何“曲线救国”的。
李忱,谥号为宣宗,这可是一个带有褒扬性的美谥,圣善周闻曰宣;能布令德曰宣。但为什么把称为“智障皇帝”呢?又怎么能说是“曲线救国”呢?
《旧唐书》曾形容李忱,“外晦而内朗,严重寡言,视瞻特异。幼时宫中以不慧”。通俗点说,就是沉默寡言,目光呆滞,周围人都认为他很傻,非常木讷。但从后来他的所作所为上来看,所有人都错了。所谓“大智若愚”盖是如此吧。 从小李忱在宫中就备受欺凌,所以就造就了他隐忍的性格。他虽是宪宗的儿子,贵为光王,但终究因他是出身卑微的宫女之子,不受众人待见。越是经历过磨难的人,越知道耐心与坚韧能帮助自己走出磨难,更清楚如何面对长安城皇宫里的那群虎狼之徒。
“遇重疾沈缀,忽悠光辉烛身,蹶然而兴,正身拱揖,如对臣僚。”史书上常写一些帝王所经历的奇异之事,大多是证明了此人乃天命之子。而对李忱来说,在他十几岁的时候,也经历了这些。偶遇重病,突然一道光打在身上,突然亮了起来,李忱他正身拱手作揖,就像对着臣子们一样。可这件大事在他还是一个庶出的木讷皇子的时候,根本不足引起其他认的注意,而他依旧是韬光养晦。 历史总是充满机缘巧合,身为宪宗十三子的李忱,没有在宪宗去世后继承到皇位,反而在自己侄子病逝后,接过了这个满目疮痍的大唐帝国。
会昌六年三月,武宗崩,幼子,无储君,遗诏立忱为皇太叔,权勾当军国政事。
即是在这个权力交接的时刻,任何的势利之徒都嗅到了权力隐隐发出的血腥味,他们无比兴奋。而李忱此刻却更加冷静,稍有不慎,皇位没法继承倒还在其次,唐朝百年的基业一旦毁于仇公武、马元贽等鸡鸣狗盗之辈的手里,可真是愧对李氏的列祖列宗! 而仇公武、马元贽等错误的认为那个沉默寡言,目光呆滞、非常木讷的摄政王,不过是一个易于控制的玩偶罢了。于是便满怀欣喜的迎李忱回长安,登上唐朝最高的权力王座。 历史证明,他们错了,他们终究会为自己的错误犯下代价。“宣宗性明察沉断,用法无私,从谏如流,重惜官赏,恭谨节俭,惠受民物,故大王之政,迄于唐亡,人思咏之,谓之小太宗”。 “智障皇帝”李忱终于在经历千辛万苦之后,以皇太叔的身份,“曲线”当上了皇帝,实现了自己的政治理想。
大中十三年(859年)八月,宣宗殁,终年50岁。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