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为什么认为开一家书店不切实际呢?”她冲着风喊道,“哈德堡的人不想买书吗?”当我读到菲茨杰拉德的《书店》里的这段话时,想起了自己的第一次创业经历,二十几年前我开了一家书店,在县城西门拐角处,那时我生活的区域还没有私营书店,也没有晚上十点还在营业的书店,当时的想法很简单,就是想让生活有点书香气息,为喜欢读书的人提供一个简单的空间,定期做读书沙龙,分享读书的乐趣,在茶余饭后多那么一点有意义的时光,可理想终究只是理想而已,抵不过现实生活中精打细算的过日子,在那个年代人们已经很少买书,电脑刚刚开始普及,人们获得信息的方式也多起来,我记得曾经问过我的一个同事,每年用于买书的花费有多少,得到的回答是零投入。
顾客除了喜欢学习的孩子以外,成年人买书的实在很少,更不用说读书分享会或是沙龙一说了,书店大部分时侯都是收支平衡,没有多少盈余,加上各种各样的税费和管理费,常常是没有流动资金周转,还没有来得及注入新的活力,我就被困扰的筋疲力竭。那个时候的物流没有现在这样发达,每个周末我都要在凌晨两三点钟,乘坐火车去到离家几百公里的省城选购新书,肩背手拿的将大包小裹运会家里,辛苦的日子没有维持多久,书店开到第五年的时候,从最初的门庭若市到渐渐的门庭冷落,我自己也没有了开始时候的热情,直到没有心情去更新图书,最终在勉强维持到第六年的时候不得不停业关门。二十多年过去了,心里总想着还想开一家书店,可是这个时代,没有多少人想买书了……
2021年2月16日,15:16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