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关于X的评论,第一个记录

关于X的评论,第一个记录

作者: 落矢邺 | 来源:发表于2017-05-02 21:49 被阅读0次

2017.4.28

从数据来讲说不羡慕10万+是不可能的。不过正因如此才需要时间(没错是时间,时间会为你证明)和耐心去沉淀打磨,因为一颗种子从发芽到成长为大树,到最后结出丰硕的果实,是少不了那些的。

在过程中最怕就是迷失方向,可能为了用户喜好,可能为了哗众取宠,那些是手段不是目的,而不少公众号就陷入其中,不消多久只会震惊来震惊去,拼拼凑凑换排版抄袭(且不以为耻,反以为荣,反问质疑的人说你有本事也写一个能让别人抄的呀!)说难听点都是文字垃圾(用语重了见谅)。

但一个公众号为了生存下来可不可以做本身不对却带来利益的事呢?我的回答是不能,因为底线是用来遵守的,不是用来突破的。

最后,版君呐,不用心急,你在思考(比如10万+)的过程中,平日的累积中,总有一天一些事情会在你出其不意时来个会心一击。

——关于《当我写不出10万+时,我在想什么?》的评论

2017.5.2

关于叙述人称的选择和细节的充盈,让我想起昨天欣赏的《看不见的客人》这部电影,有兴趣的朋友可以看看,觉得和这篇有异曲同工之妙。

角度的不同,立场的不同,确实会得出不同甚至相反的结论和观点,对于写作人更在在布局上有更多的选择,呈现的效果各异。其中不可避免会标签一些事物,比如提到月亮大多会是明亮的,日本樱花又盛开了,中国大妈又跳广场舞了。标签是第一步,它是有利于我们在一开始探索认知世界时节省很多精力,免掉无谓的争吵,但下一步,就不该一直依赖标签,人会成长,标签这件衣服也会越来越不合身,最终变得不合时宜。

——关于《谈写作:别让叙述人称出卖你》的评论

2017.5.3

在看到今天推送文章题目时,我就知道一定是史铁生,在小学课本中《秋天的怀念》令我印象颇深,那对母亲的怀念,那母亲永远无法买到的豌豆黄儿。

很幸运在小学时就认识了史铁生。虽然之后读他的作品较少,但窃以为那幼时一次的缘分已让我兴奋不已。

提到完美和残缺,两个相对立的概念,却又互相依存,有无相生就是这个道理,而且完美,至少对于科学来说,完美是绝望的,因为完美意味着终结以为着无可超越,一点发挥的余地也没有了,只有总是存在那么一丝瑕疵残缺,才会有动力进行做事探索。

所以做个大胆推论,完美的写作也是绝望的,前方没有一点不同的景色,心情难以愉悦起来。但这就是宿命,明知如此还要追寻。

科学谱写人类的未来,写作编织思想的网格,实在有趣。

——关于《若不是残疾,他可能真的不会写作》的评论

2017.5.4

说起读过的第一本书,是当时初二时看的《平凡的世界》。路遥这本书是他的代表作,也是我的启蒙读物,让我对文学有了朦胧的印象。

记得当时家里的电视在父母卧室,为此还抱怨很久,但不是这样,倒没机会接触《平凡的世界》。少平少安兄弟两个,但少安是大哥,要知道平安平安,安在后啊,人名的设置在一开始勾起了我的注意。少安和润叶(生离)青梅竹马却因出身不能在一起,即便两人各自有了后来的生活,却依然是令人唏嘘不已:秀莲,双水村模范媳妇,最终由于过度劳作,咳血而死;向前终于娶到润叶,可因一场车祸失去双腿。少平和晓霞(死别)两心相依,在成长的道路上相互扶持,一般来说读者会期许他们可以走在一起(尽管田福军未必同意),但,路遥再一次赋予了悲剧:晓霞在洪水中为了拯救一名落水的小女孩而被冲走,杳无音信,直到报纸刊登了消息,少平再也压抑不住自己的感情,失声痛哭。

这些情节历历在目,回想一次便感慨万分。为什么这些让我印象如此深刻?共通的地方在于他们都是悲剧的,都是伤感的,都是打动人心的(或者说悲剧本身就是如此),彼时情感激烈,此时依然流淌心田,充满能量。我能在《平凡的世界》里历经悲欢离合(貌似上段只有悲离啊),实属有幸。

路遥在《平凡的世界》成稿后,点燃一支红塔山,烟雾缭绕中静静思索,突然,冲着打开的窗户扔出手中的钢笔。

我想,我可能是接住了这支笔。

——关于《有奖留言 | 你读过的第一本书是什么?》的评论

2017.5.5

记得小学六年语文老师布置了一篇作文叫我心中的家乡,小孩子么,自然夸赞的多,山川河流,林荫大道,友善居民,环境美好。但当时我看到的让我写出不一样的东西:我的家乡脏乱差,破坏植被,乱砍滥伐,垃圾不及时回收,车辆不遵守交通规则等等,批的体无完肤。后来这篇作文得到老师的嘉奖出乎我的意料。

这件事让我意识到写作本可以就不一样,千篇一律不应是写作的追求,不该那么形而上学(当然我很有可能为了不一样而不一样陷入另一种形而上学,这就是另一个命题了),文字的背后是情感是生命,写作者就是为此而生。拿起笔就意味着不再放下,恣意妄为(非贬义)。

纯粹的感情宣泄过后要想得到升华,的确需要在字里行间埋入一些值得玩味的命题,比如物极必反,比如宿命轮回。再说的直白点,就是哲学的思考。

然而哲学如今在人们眼中变得玄之又玄和不着边际,因为哲学不能使人发财,不能使人功成名就,不能增加任何新的知识,从实用的角度来说,哲学是无用的,但哲学往往会有观点,而观点很可能是有用的,这就是庄子说哲学乃无用之用。

写作要善于把握这种无用之用,尽管一开始会陷入到术的驾驭,过于炫技,但慢慢来,终会迈入写作的道。

「人必须先学会说很多话,然后保持沉默。」

——关于《谈写作:让你开始写作的几种办法》的评论

2017.5.6

读者,作者,相伴而生。没有读者,作者终其一生努力似乎只是自娱自乐;没有作者,读者在艰辛的生活中也许只是少了些许慰藉与共鸣。

看起来,如果没有读者,作者的损失是更大一些。

关于文章阅读量,可以类比为书的出版量,唱片的销售量,是很重要的,尤其是对于那些靠这赖以生存的作者和歌手。想创作出让更多读者喜欢的作品,想演奏出悦耳声音给更多听众。

其实我们会发现一件事情,读者和听众往往会抱怨他们曾经那么挚爱的作家和歌手,现在的风格现在的作品怎么就,总而言之,痛心疾首,不复当初。

但我从另一方面想,或许对创作的一方而言,不那么令读者和听众接受的东西,才是他们一直追求的(也可能是过程中发现的,生活在变化),而一开始迫于生存的压力,去迎合。

迎合没什么不好,每个人都得到了想要的,那些“量”们看起来也很赏心悦目,因为不能只顾自己的肆意宣泄,因为社会不是一个人,人是社会关系的总和,总会有各种各样的社会角色扮演。

但今天我们对完美的追求(比如对结果重视,那些漂亮的数据就是例子)胜过了真实本身,到底什么是真正想表达的,一时半会到也说不清了。

也许有一天,不再扮演的时候,效果会另有异彩。

——关于《文章阅读量不高,是因为没有读者意识》的评论

相关文章

  • 关于X的评论,第一个记录

    2017.4.28 从数据来讲说不羡慕10万+是不可能的。不过正因如此才需要时间(没错是时间,时间会为你证明)和耐...

  • 关于X的评论,第三个记录

    2017.5.16 昔时有一跑堂,十分倾慕掌柜家的女儿,以至于招呼客人时失了神,丢了一单生意,被扣一月赏钱,即便如...

  • 关于X的评论,第二个记录

    2017.5.8 你说 披星戴月 我说 只争朝夕 你说 门口有人在守候 我说 脚下只影行单调 你说 喜极而泣 我说...

  • 重装系统记录

    OS X:关于 OS X 恢复功能 重新安装 OS X时,打不开wifi网络问题 唐巧的重装记录博客 抹掉重系统并...

  • 关于旅鼠

    看到的一篇关于旅鼠的文章,结论和评论都值得记录一下:

  • MpAndroidChart3.1.0使用记录-kotlin

    关于设置x、y轴标签的方法: 这里以x轴设置举例: 注意: 这里只记录了3.1.0设置轴标签的方法,其他效果实现,...

  • 单纯形法

    关于单纯形法记录1 标准单纯形形式如下,其中x1与x2是目标函数中的变量,x3,x4与x5为松弛变量 [图片上传失...

  • 当自媒体没了“自”……

    今天看了X易、X条等几个平台的内容,觉得还挺搞笑和无语的。 具体内容就不点名了,就是关于疫情的一些新闻、一些评论,...

  • 关于评论

    路过的朋友 喜欢 就留个小小红心 所谓评论 能不留就不留吧 因为 回复评论 对我是种煎熬 感觉比写东西还要累 不回...

  • 关于评论

    读评论会影响自己的判断力,有可能是好的影响,也有可能是坏的影响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关于X的评论,第一个记录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mbhftx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