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的Flag你立了吗?”前两天微信上多了一条问句。
迟疑一会儿,脑子继续空白。
“爱惜自己的大脑和身体,增强体质”我回道。
每到跨年之际,身边同事、朋友或家人,都开始忙着列新年计划,满满的。
01我们从小常背那句:
一生之计在于青,一年之计在于春,一天之计在于晨。
这其实是一句既励志,却又容易让人产生自我焦虑,甚至自我放弃的话。因为错过了青年,错过了春天,错过了早晨,那一生、一年、一天是不是就是失败的开始呢?
一些人列出满满的计划,就想着弥补过往的错失,甚是立马赶超身边的伙伴,让他们刮目相看。
满满的计划,让你无形中陷入了焦虑,或者说,它就是你焦虑的外在表现。
根源不在于计划,在于焦虑,而焦虑是内心状态的外形。
何不究其根本:识别内心,认清焦虑,再列计划。
01 “无知,让你变得焦虑”
无知,并非骂人,而是强调缺乏自我认知。那什么是认知呢?认知,是指人们获得知识或应用知识的过程,或信息加工的过程,这是人的最基本的心理过程。
学生时代,身边会有同学会说“专家就是砖家,不能听”,以及会听到“读书无用论”等言论。如果一听,你就以为是真的,然后对知识探索的好奇,内心追求变得匮乏。除了一张毕业证,所得无几。荒废青春,脱节社会。面对社会的物质,欲望变大,却没有能力支撑;心生不满,却无所适从和焦虑。
问题出在哪呢?是同学说的,还是流传于耳的话?实质上,都不是。
从小的盲目跟从,缺乏成长性思维、批判思维和系统思维。这才是导致结果的本质。
透过现象看本质,这是认知的开始,也是根本。
02对于不自我思考,不一探究竟,人云亦云,这就是焦躁的起因。
观察所谓厉害的人,却是有清晰的底层思考逻辑能力,用自我的认知来解释和解决问题。
一次主管会议上,听中国区的CEO讲“不怕问题,怕的是隐藏问题;发现了问题,解决就是;不讲问题,这个才是可怕的。”
经历过不同行业和公司,从下层员工听到最多的就是“这个公司不好,工资低,福利又不好......”然后能摸鱼就摸鱼。甚至,几年后,还同一家公司同一职位!瑞达利欧的《原则》中提到:不要担心其他人的看法,使之成为你的障碍。拥抱极度求真和极度透明将带来更有意义的工作和更有意义的人际关系。
做到头脑的极度开放和极度透明,是我们提升认知,自我复盘的原则。
列出满满的计划,在没有经过自我认知筛选下,东抓一个,西抓一把,你真的都需要吗?打卡不成功,却又多平添了几许不该有的焦虑。
02 “计划,应是自我驱动的”
我们之所以列计划,就是找寻实现目标的方法。
当你不再人云亦云,有了底层思考能力,那么计划应该是明确的。
现在,对于父母给孩子报各种兴趣班,常有反对声。但我却赞同父母的行为。因为一开始很少有人知道自己的兴趣在哪,更何况是孩子。所以父母的做法,反而是帮助孩子识别兴趣。
经过识别和选择,那么计划,就应是自我驱动的。
去年下半年,一同事突然和我说,需要请假去参加工会举办的直播培训。一听,顿感诧异。她说“万一退休没事,在老家还可以直播卖卖东西”。想到同事将近退休,平日也好学,敢担当。再一想,心里还倒觉得计划实在。
有需求,爱学习,有能力,计划自然可执行。
当入职新公司,人事一般都会安排岗前培训,目的是为了让员工快速适应岗位需求,但也能观察出对这份工作的渴望程度。对于不同的员工,最终考核可能会差异性很大。除了认知层面的差异,主要还有对工作的渴望程度。
都说强扭的瓜不甜,虽可以凑合,但不能成久更别说它正向。列计划,也是一样。
当你和别人谈到考证时,你说,我老板让我报考的;
当你和别人谈到工作时,你说,我老婆让我换的;
当你和别人谈到结婚时,你说,我爸妈让我结的。
欲望不来自内心,计划就是你的累赘。耗费的不只是时间,还有你内心对追求的渴望。
0303 “最重要的事,只有一件”
“蟹黄狮子头、水晶虾仁、山城辣子鸡、东坡肉.....”肚子饿,恨不得每道菜吃个遍;
小孩子玩玩具,你会发现他们左手拿不住,右手还在取;
女孩买包,新包刚收货,又浏览起了新款包包;
争多吃少,这是很多人的通病。有病,得治;但不是所有的病,都有药或者都得治。好比计划,不是所有的计划都重要,更何况最重要,只有一件。
俄罗斯一句谚语——“若同时追两只兔子,你一只也抓不到”
《时间管理》培训课上,面对繁杂事务,都会用四象限法则,来教学员分析时间和精力的分配。但你反复试问,真的有那么多必要事情,非得你来处理吗?还是说同时兼顾几件事只是一个美好的谎言?
时间、精力、思想和本钱全部集中在关键事情。计划也是一样,不再于多,在于它的重要性。
下面有个简要自问的方法:
首先:我能做的最重要的事情是什么?
其次:"做了这件事就会......"这其实是在告诉你,你的答案必须达到一个标准
最后:".....让其他事情变得更简单或是不必要了“
从多米诺效应来看,完成最要紧的事,就像推到第一块多米诺骨牌,接着剩下的问题都会迎刃而解。
04当你不再纠结于一生之计,一年之计,还是一天之计,就不会再用满满的计划,来应对你内心的焦虑。而列计划,已是你自我认知、自我追求和自我管理的外在表达。此刻,你又何愁计划无法实现?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