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小众精品
【读书笔记】故都的秋

【读书笔记】故都的秋

作者: 球长爱折腾 | 来源:发表于2018-07-11 18:25 被阅读13次

“秋不是名花,也并不是名秋,那是一种半开、半醉的状态”

起初因为困于一处不能出去看风景,在从烟台回来之后,选择看这本书作为旅行指南。

“廿四桥的明月,钱塘江的秋潮,普陀山的凉雾,荔枝湾的残荷”

我所看的《故都的秋》是郁达夫的文集,“故都的秋”这篇文章被放在风月闲谈这一节中。另外两节是“天然真趣”和“人生自白”,
但是等看下去,发现郁达夫的心全不在风景。在那个即将亡国灭种的年代,文人的志向和现实激烈碰撞,家国之忧溢于言表。

“略写一点春和夏以及秋季的感怀梦境,聊作我的对这日就沦亡的故国的哀歌。”

让作者感觉宽慰的是有女人孩子等候陪伴,也可以在风雨中在朋友的帮助下建起自己的茅庐。然后在困顿的时候,可以想象更好的未来,比如拥有黄金千万等等。但可惜的是作者只是停留在个人或者一家一处的得失上,对国家的思考多是扮演亡国文人的角色。消极得空想解忧,而没有真正去解决问题。孤独、忧郁在文学上也许很美,但是今人跳出那个时代来看,的确显得悲观无力。当然,读这本书的时代背景完全不同。

“我的女人,也和我分担着十字架的重负,只是东西南北的奔波飘泊。然当日夜难安,悲苦得不了的时候,只教他的笑脸一开,女人和我,就可以把一切穷愁,丢在脑后。”

读《一个人在途上》这篇文章让我动容。这篇文章记录了作者中年丧子的心境,从得知,到安葬,白发人送黑发人,何其悲夫。
上面这句即记录了夫妻二人丧子后的状态,之后的文章更记录了两人长期处于悲痛,无法自拔。

读罢全书,不禁嗟叹:
家愁国恨下,执笔一书生
遑遑人世间,真情一丈夫

相关文章

  • 【读书笔记】故都的秋

    “秋不是名花,也并不是名秋,那是一种半开、半醉的状态” 起初因为困于一处不能出去看风景,在从烟台回来之后,选择看这...

  • 故都的秋

    一、导入 “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漫江碧透,百舸争流。鹰击长空,鱼翔浅底,万类霜天竞自由。”毛泽东笔下的秋天给人一...

  • 故都的秋

    蓝天白云飘,秋意渐浓时

  • 故都的秋

    今日霜降,金黄的落叶在秋风的催促下,唰啦啦,飘零而下。温热的太阳慈祥的抚摸着这片秋黄景象。 昨天,单位...

  • 《故都的秋》

    秋天,無論在什么地方的秋天,總是好的;可是啊,北國的秋,卻特別地來得清,來得靜,來得悲涼。我的不遠千里,要從杭州赶...

  • 故都的秋

    今夜不听魔鬼中的天使,不听爵士乐,独听离人。仿佛只有这样舒缓的曲调才称得起此时的心境和这样一份情怀…… ...

  • 故都的秋

  • 故都的秋

  • 故都的秋

    “秋天,无论在什么地方的秋天,总是好的;可是啊,北国的秋,却特别地来得清,来得静,来得悲凉。我的不远千里,要从杭州...

  • 故都的秋

    云淡风清/摄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读书笔记】故都的秋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mbihpftx.html